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61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53篇
教育   10684篇
科学研究   560篇
各国文化   109篇
体育   435篇
综合类   612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11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829篇
  2013年   1340篇
  2012年   1052篇
  2011年   1018篇
  2010年   806篇
  2009年   736篇
  2008年   799篇
  2007年   1003篇
  2006年   943篇
  2005年   811篇
  2004年   661篇
  2003年   632篇
  2002年   489篇
  2001年   434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凯瑟琳·安·波特一生,经历了十九世纪末期和二十世纪大部分的风风雨雨。其创作反映了这段历史时期的的政治、哲学和社会的变迁,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冲突甚于协调的世纪和作家。  相似文献   
82.
康德历史哲学与其先验哲学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它既想继续解决康德哲学中自由与必然的冲突,又想打通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的分立,在这些尝试中,康德哲学流露出新的走向并对后世哲学有着重大影响。然而,康德历史哲学又难以摆脱其哲学固有的矛盾特征,它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二律背反的困境。  相似文献   
83.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催动了情报学的变革与发展,现阶段我国情报学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发展思路并未得到学界清晰一致的判定或解决。对当前情报学理论与实践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厘清情报学的发展脉络,抓准学科的理念定位与未来走向。[方法/过程]回顾我国情报学领域的“信息”与“情报”之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学科定位、范式演进、体系建设3个层面对情报学进行深入探讨。[结果/结论]从碎片化、形式化的“信息提供”到协同化、专业化的“情报吞吐”,从自我封闭式的情报摸索到社会化、开放化的大情报体系建设,情报学应突破思维定势,以Intelligence为核心,将研究重心转移到决策层面上来,立足情报工程理念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实现中国情报梦。  相似文献   
84.
中国古典戏剧的优秀剧作<桃花扇>以其强烈的兴亡之感,为汉民族政权的失落唱出了一曲沉重的挽歌.本文从<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的生平遭际及<桃花扇>文本入手,探究孔尚任的思想状况,考察它是否具有民族意识,讨论作者思想价值观念的冲突.  相似文献   
85.
社科学报编辑编排的规范化是全面提高刊物质量,促进社科献在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下快速交流与传播的必要要求。关于“作工作单位和作简介、关键词与主题词的关系、注释与参考献的标注“三个问题的规范是目前学报规范化建设中困难而争议较多的问题,当引起学报界同仁的关注。  相似文献   
86.
耿同劲 《天中学刊》2004,19(3):25-27
从历史的角度冷静的考察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变革,可以发现这一变革决不是偶然的,而是特定逻辑起点的必然结果;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镇的增量改革不但为未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也为未来的政治体制改革规定了路径,目前甚至将来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20世纪80年代增量改革演进的必然逻辑;我国之所以能在大变革的同时保持相对稳定。在于我国特有的初始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87.
亢小玉  宋轶文  姚远 《编辑学报》2016,28(4):399-401
运用文献考证法,对我国高校最早创办的数理期刊——《数理杂志》的核心作者和内容进行分析.认为:早期的科技期刊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编辑和作者的主体,其发表的内容更趋于传播和探讨,这对数理学科的早期人才储备和培养是有积极意义的.期刊的育人功能在《数理杂志》的办刊历史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8.
在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研究中,通过对历史概念的重新阐释,借助于“总体性”范畴,卢卡奇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走向总体性历史辩证法。他的早期历史辩证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重建有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89.
The pigments used by the ancient Egyptians constitute the most diverse pigment palette of the ancient world. This review discusses the pigments and binders which were used, arranged principally in terms of the colours themselves, namely, the white, green, grey, black, brown, blue, red, orange, and yellow pigments. The chemical identity of these pigments is discussed with some details regarding the artefacts or time periods from which the pigment concerned has been identified. Combinations of pigments were used for creating some colours, especially: greens, pinks, blues, yellows, and a variety of pale hues by mixing primary colours with a white addition, such as calcite. The identification of ancient Egyptian pigments is often aggravated by chemi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pigment and binder media, or between the pigment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or both. The nature of the binders and varnishes used in ancient Egypt is briefly discuss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green pigments from ancient Egypt is often difficult, and some of the recent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topic is reviewed. In addition to including relevant details from older literature, this review provides a synopsis of recent studies which have appeared since the last major review carried out by Lee and Quirke in 2000.  相似文献   
90.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rhetoric/politics of Yasukuni Shrine as an experiential memory-scape, a material and discursive ground to frame and enact banal patriotism and militant nationalism. As a powerful mnemonic and rhetorical institution, Yasukuni Shrine (re)produces a nationalistic narrative and identity by (con)fusing natural feelings of individual grief and cultural tradition of commemoration with national heritage of banal patriotism. By (con)fusing what is “particular” and “universal,” Yasukuni Shrine establishes its rhetorical ground to justify a “banal” sense of patriotism that slips into the “ordinary yet honorable” fervor of militant nationalism, while effectively evading its moral/ethical reflex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