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1384篇
科学研究   85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26篇
综合类   9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19年10月,教育部文件精神指出,应积极推动高校建立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模式建设试点工作。结合书院制在我国高校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生活园区学生党建工作也应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当前,书院制下生活园区学生党建工作正在探索中逐步推进,但在书院党组织的作用与定位、生活园区学生党建的硬件配置与优势发挥、学生参与党建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各高校须在书院制推行过程中结合实际,重点从机制完善、模式构建、践行"群众路线"等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增强生活园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的迁徙决策会产生重大影响,而同时农民工回流的决策对于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推进有着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推一拉”理论的思想以“城(流出地)一城(流入地)”为分析框架,利用对曾在外打工的回到江西省内工业园务工农民工的调查结果,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回流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能否在城市稳定体面的生活是农民工回流决策的决定因素,户籍制度反而没有政府想象的那么重要。发达地区城市高昂的居住成本、日常生活成本及处于城市底层的就职状态促使外出农民工选择回到原流出地就近就业。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农村贫困女童的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对人格的影响。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对农村685名女童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重点调查了150名贫困女童。结果:贫困女童与富裕女童比较在人格内外向(E)、神经质(N)两项呈现显著性差异;贫困女童与富裕女童在教养方式上比较也呈显著性差异,即贫困女童较少得到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而较多得到父母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在艾森克各维度与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间相关比较中,贫困女童在精神质(P)维度与父母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否认,过度保护都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N)维度除了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一项外,与父亲、母亲其他各因子都呈显著相关。结论:父母亲教养态度和方式对贫困女童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各级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家庭都要特别关注农村贫困女童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4.
卜伟 《绥化学院学报》2014,(12):106-108
通过实验考查了认知风格、英语水平和外显知识对跨语言语义启动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场依存型学习者的启动量显著高于场独立型,即认知风格越偏向场依存,启动量越大;英语水平对跨语言语义启动无显著影响;外显知识对启动量的影响显著,已有外显知识能显著促进跨语言语义启动效应。  相似文献   
105.
广西少数民族作家梁志玲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底层女性形象。通过分类可以发现她笔下的底层女性形象具备底层性与命运苦难性的共性。梁志玲以女性作家的细腻笔触表达了对底层女性的理解与悲悯,透露出人性的温暖。  相似文献   
106.
家庭教育在子女的"三生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三生教育"观,把握生命教育中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内涵,培养子女的生存技能,树立积极的生活信念,教育子女体验"三生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子女进行潜移默化的"三生教育"。  相似文献   
107.
"貯"、"賈"释读是当今训诂的一大难点。通过对战国、秦汉玺印和封泥的综合研究,认为前人在甲骨、金文中所厘定的"貯"、"賈"二字,实即""字(音古,表储藏、交换)的两种不同写法,后者则是对原始社会的"家"之音义在商品、货币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终于把两种写法催生成了两个异体,以便分别承担储藏、交换之义,节约社会交往成本,而""、"貯"、"賈"遂得以各各定型。援此为例,围绕""之其他异体和音义讹夺,作者又对个别先秦文献的个别疑难之处作了重新训释。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92名初中英语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就所得数据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对初中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倾向以及学习风格与学习效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初中英语学习者倾向于审视型、视觉型和独立型的学习风格,而最不喜欢的是分析型的学习风格;听觉型、独立型、分析型和冲动型的学习风格与学习效果呈显著正相关,而依赖型的学习风格与学习效果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9.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对实现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群众对于低保制度的满意度能充分反映出低保制度执行以及审核过程中的缺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继《兄弟》之后,沉寂七年的余华在2013年推出长篇新作《第七天》。小说一经发表,随之而来的各种评论不绝于耳,褒奖者有之,批评者更甚。余华深谙张力因素对小说的功用,在《第七天》中完美地呈现了三组显著的艺术张力:一是叙事结构上真实与虚构形成的巨大张力贯穿小说始终,推动故事的发展;二是苦难与温情的张力体现作家对底层人深沉的爱与同情;三是活着与死亡两个世界之间的张力体现作者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客观说来,《第七天》以其饱满的艺术张力,理应在余华的所有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