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63篇
科学研究   26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南阳市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刀菌种群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镰刀菌是玉米穗腐病的主要病原菌.本研究对南阳市5县2009年夏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刀菌的种群结构进行调查分析.从病样中按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对分离物经单孢分离纯化后根据柯赫法则进行致病性检测,并根据形态特征和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对病原菌进行鉴定.从采集的80份穗腐病样品中分离获得105株镰刀菌,接种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对玉米均有致病性.形态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南阳市玉米穗腐病的镰刀菌至少有4种: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串珠赤霉菌Gibberella monoliformis、木贼镰刀菌F.equiseti及玉蜀黍赤霉菌G.zeae.南阳市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刀菌以层出镰刀菌为优势种,串珠赤霉菌为次优势种.  相似文献   
32.
陕西不同生态区玉米超高产的潜力和途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陕西玉米高产栽培的发展历程和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陕西玉米超高产的群体生理基础,根据陕西3个不同生态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利用FAO农业生态区域法评价分析了玉米超高产的产量潜力,提出了陕西玉米不同生态区的高产目标,并结合陕西玉米生产现状,从品种选择、合理密植、适期播种、科学施肥和灌溉等5个方面提出了高产栽培的技术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33.
对生玉米与互生玉米产量性状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双列杂交和品种比较试验 ,研究了对生玉米与互生玉米产量的构成因子及其遗传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 :对生玉米的穗长、行粒数和单株产量极显著高于互生玉米 ;对生玉米的穗粗、穗行数和千粒重与互生玉米无显著差异。影响对生玉米和互生玉穗长、穗行数和单株产量的随机因素主要是加性效应 ;其遗传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主要产量性状中 ,穗粗、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广义遗传率高于互生玉米  相似文献   
34.
以早粘黄玉米为对照(CK),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5个特用秋糯玉米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7214×中糯6是综合表现最好的品种,黑玉米是表现最差的品种。  相似文献   
35.
玉米图像几何特征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955个玉米颗粒图像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用自然光和白炽灯照射下获取的RGB彩色模型来识别、分割玉米图像的可行性。利用图像识别软件,提取了玉米颗粒的面积、周长、直径、圆形度和延伸度等几何特征;通过对图像特征参数的分析,提出用直径和圆形度参数来表征玉米的几何特征。  相似文献   
36.
运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法对12个玉米杂交种的13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优劣次序为LY2、LY11、LY8、LY4、LY5、LY6、LY1、LY9、LY7、LY3、LY10、LY12。另外,该评价方法运算简便,易于掌握,结果客观、全面,对玉米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7.
以吸光度为指标,通过改变正丙醇和乙醇的配比、温度、底物浓度和提取时间,进行提取玉米黄色素的单因素实验,利用响应面法确定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1.44℃、底物浓度83.8g/L、正丙醇含量19.47%、提取时间1.5h.  相似文献   
38.
营养型小米粉蒸肉的生产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营养型小米粉蒸肉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探讨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小米粉颗粒度为30目,蒸制温度121℃,蒸制时间50 min,小米粉用量40%时营养型小米粉蒸肉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39.
采用二倍体胚和三倍体胚乳的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以锌含量不同的7个玉米自交系及其间配置的F1、F2,BC1、BC2、RBC1、RBC2世代为材料,研究了7个玉米种子性状的胚直接效应、胚乳直接效应、细胞质效应和母体效应.结果表明,籽粒锌含量及籽粒粒型性状的遗传同时受种子胚效应、胚乳效应和母体效应的影响,并以母体效应为主,选择短、窄粒且粒重较小的籽粒作为母本有利于选到后代富锌组合.  相似文献   
40.
目的旨在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条件的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测试和了解引进玉米杂交种的特征、特性和表现,为下一步品种比较试验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安2032、安2071、丰盛1号的单产均超过对照黔西4号665.4kg/667m2的产量,5个杂交种的单产超过对照毕玉4号533.6kg/667m2的产量,每667m2增产104.4~168.2kg,增长幅度19.6%~31.5%,增产效果明显。另外,各参试品种经济性状各具特色,在生育过程中均未发生玉米病害感染和虫害危害,对病虫害有一定抗性。结果表明各参试玉米杂交种均可作为下一年度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