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112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98篇
综合类   13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51.
“经济人”是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之一,其本身经历了一个从提出到发展再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政府人一方面具有“经济人”所具有的特性,另一方面也具有“道德人”所具有的特性,是“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只有合理定位政府“经济人”的社会角色,切实体现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适时转变政府“经济人”的行为模式,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整体繁荣。  相似文献   
952.
对海明威认识的矛盾一直延Dang到他死去后多年,1985年人们又对这个硬汉作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为遗作《伊甸园》仿佛表现了异常的温柔。在大卫与凯瑟琳的爱情背后一直隐喻着海明威的理性乐园-男性的孤独。  相似文献   
95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科学发展观的起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既要重视人民,又要重视人人;既要重视“群体”的量的价值,又要重视“个体”的量的价值;既要关注国民生产总值,又要关注国民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954.
《绿牡丹》是清代出现较旱的一部武侠小说,在小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代表着小说的转型。它是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向武侠小说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武侠小说向武林正邪、儿女侠情模式发展过程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55.
离异女性存在着离异原因复杂,离异后遭遇社会歧视,以及心理、情感和社会需求得不到的满足,子女教育没有找到有效正确的解决途径等问题。这是一个社会文化的问题。同时,从离异女性对离异的得失思考和女性天然对两性家园的渴望来看,离异不是当前女性生存关系的最好选择。为此,首先应立足改善两性关系,提升家庭婚姻质量,避免或减少离异现象的发生,其次,在离异发生后,应妥善解决离异问题,转变观念,营造并建构多元和谐的新型家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956.
"经济人"假设与诚信的发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人”本来是西方经济学个体论意义上的人性假设,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此概念的解释力因其立足于人们的生存实践而越来越广。本从“经济人”假设出发,通过对“经济人”的分析,指示了诚信的发生,并分析了中国三种社会结构中诚信的范围和表现样态,最后提出了有关重建诚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7.
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可以随意使用自然 ,只承认自然对人类的价值及人类利用自然的权利 ,而不承认自然的自身价值 ,从而导致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生态价值观则更强调自然的自身价值 ,协调人与自然的发展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类一旦在文化价值上改变旧有的理念 ,建立一种全新的生态价值观 ,将会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永恒的动力  相似文献   
958.
作为中国诗学最古老、最重要的命题之一,本通过对兴发展过程之最初阶段的分析,指出其中一以续之着天人合一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兴的开放性,并使其能够在后世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9.
能否积极地正确地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取决于对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深刻理解,以德治国内涵包括施仁政、重道德教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等方面的内容;依法治国的内涵,主要是指法律的权威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必须依法办事。法治不是和德治相对立的概念,而是和人治相对立的概念。法治是政治文明,德治是精神文明。必须把德治划定在精神文明的范畴之内,才不会造成德治和法治的冲突。德治与法治各有其特殊性,不能相互替代,二者又具有统一性,因此具有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德治国是目的,依法治国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根本手段,所以二者应当并重。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关键在党。  相似文献   
960.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当前,人类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出现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如大气污染、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做到正确地认识自然、科学地利用自然和有效地保护自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