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70篇
  免费   489篇
  国内免费   315篇
教育   9948篇
科学研究   342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348篇
综合类   1223篇
文化理论   43篇
信息传播   88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437篇
  2014年   1002篇
  2013年   819篇
  2012年   1266篇
  2011年   1341篇
  2010年   1051篇
  2009年   906篇
  2008年   1124篇
  2007年   1284篇
  2006年   1236篇
  2005年   1067篇
  2004年   940篇
  2003年   827篇
  2002年   654篇
  2001年   525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考试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检验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考试工作的科学组织,加强考试工作各环节的监控,进一步做好考试管理工作,受到了师生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考试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些典型问题,在对此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92.
刘小莉 《成人教育》2011,31(12):27-29
员工的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获得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员工创新能力为重心,分析了培训是员工创新能力培育的有效途径,探讨了员工创新能力的培训体系和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993.
中国就业政策评价:1998-2008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消极就业政策到积极就业政策的转变,标志着中国政府以更为积极的姿态来处理就业问题。估算结果表明,1998-2008年,我国政府为落实就业政策累计支出6169.67亿元,其中用于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为4144.06亿元,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支出为2025.61亿元。实证分析发现,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支出和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与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支出每变动1%会导致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数量同向变动0.27%,说明我国政府用于促进就业的支出的确对再就业工作显示出了积极作用;而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每变动1%将引起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数量反向变动1.05%,这一结果表明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吸引了更多的失业下岗人员加入失业保险体系,同时发挥出了一种"社会稳定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4.
重点领域廉政风险之制度诱因在于制度欠缺、权力失控、监管缺位和执行不力。我们应科学界定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的监管范围,并以此寻求风险化解之道,如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完善行政程序制度、构筑公权力制衡机制、强化廉政风险监管机制、建立财政刚性预算机制和严格廉政风险惩戒机制等。  相似文献   
995.
在乡村人口收缩背景下,部分地区村庄用地规模持续增长。为研究这一现象,以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常熟市为例,基于2009-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结合多时相高清卫星影像识别村庄用地类型,阐释村庄用地的演变特征,并从土地供需角度探究村庄用地持续扩张的机制。将村庄用地划分为村庄商服住宅用地、村庄工业用地和其他村庄用地3类。分析结果表明:1)2009-2013年,常熟市村庄工业用地净增量占比53.92%,是乡村空间扩展的主要原因,商服住宅用地净增量占17.88%,且以住宅用地的增长为主;2)常熟市村庄住宅用地持续增长主要源于地方政府对农村社区建设用地补偿过量,村庄工业用地的快速扩张则主要源于乡村工业化的持续推进、企业生产利益追逐及地方政府对财税和经济增长的追求。乡村价值回归提升趋势下,人口收缩的乡村发展转型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势在必行。乡村生活空间合理集中化、生产空间进一步集约化、保留和改善生态空间,从而实现乡村“三生一体”。  相似文献   
996.
摘要:我国高校“教体结合”组织呈现出由盛转衰的发展困境。主要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揭示该困境产生的内在原因。研究认为:高校“教体结合”组织的发展主要受到3种制度逻辑的影响:以举国体制逻辑与部门利益为代表的政府逻辑、以普通大学生培养为核心目标的高校逻辑、以产权和效率为核心的市场逻辑。这3种逻辑本身与“教体结合”组织的发展目标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了高校“教体结合”的发展困境。推动“教体结合”的发展,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新的制度逻辑。为“教体结合”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97.
基于激励相容约束机制,分析了我国城镇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制约因素与新的发展模式。研究表明,城镇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其原因在于政府、市场与社会尚未形成完善和有效的激励相容约束机制。其制约因素主要是:体育场馆资源缺乏且利用率较低,组织管理过分行政化且互动性不强,专业人才缺乏且整体素质亟待提升,监管机制不完善且缺乏约束力。为此,应创新多元化的支持保障体系,建构互动共容的管理体制,建立互利双赢的发展模式,完善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促进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激励相容约束,提高城镇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998.
摘要:为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发展和体育事业全面发展,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的行政村16岁以上常住居民、主管文体工作的村干部、村落非正式或正式的体育组织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村落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发展策略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为:村落体育公共服务存在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不高、村民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不高、供给总体水平不高且不均衡、自组织能力较差、村民的参与程度较低、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本质上看是体制和机制不健全所致。为此,要建立相应的村落体育公共服务的分工体制、财政支撑体制、多元参与机制和监督机制,解决政府对村落体育公共服务的制度化投入问题,以及提高政府投入的效果和效率;最大限度地动员市场、第三部门和村落社区参与村落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与生产,实现村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与生产的多元化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99.
中国体育整体联动的发展趋势日益鲜明,体育的社会内生力日趋强劲,在计划 经济时期形成的体育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改革势在必行。然而,囿于条块分割、分而治之 的传统,推出的改革举措多受限于部门立场,局限于部门视野,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全 面深化体育改革,需要依据中国体育发展的内在逻辑,着眼整体,进行顶层设计。本研究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提出了围绕体育发展与转型两个方面进行体育改革的总体思路,并 针对两个方面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提出具体的改革设计。  相似文献   
1000.
奥林匹克运动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奥林匹克运动社会层面的教育价值需要通过个人层面得以实现。奥林匹克运动教育价值实现的机制与人的意向性活动、人的需要系统、人的生命释放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