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75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82篇
教育   12596篇
科学研究   808篇
各国文化   35篇
体育   941篇
综合类   1054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4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655篇
  2013年   618篇
  2012年   972篇
  2011年   1138篇
  2010年   917篇
  2009年   935篇
  2008年   1299篇
  2007年   1809篇
  2006年   1812篇
  2005年   1305篇
  2004年   1018篇
  2003年   935篇
  2002年   680篇
  2001年   514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2 毫秒
21.
试论太极拳文化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历史背景和太极拳文化进行剖析,阐述了太极拳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时代背景的契合,论述了太极拳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太极拳文化在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2.
陈寅恪唐诗笺证在20世纪唐诗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有极其丰富的诗学价值。以诗证史是唐诗笺证问题意识的具体表述。因史释诗是陈寅恪诗的阐释学原则,包含着三个相关要素,即诗学立场、诗境观念以及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23.
现代教学模式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极拳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得到不断的推广。根据现代教学理论的新要求,在太极拳教学中采用现代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学的快、记的牢的目的,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经常练习太极拳的兴趣,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4.
发挥图书馆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提出抓好图书馆的队伍优良、环境优化和服务优质三大问题,是提高图书馆员整体素质、强化服务功能、适时跟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5.
运用现代理性预期理论,分析我国消费行为的预期对我国消费需求的影响,提出改善消费预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26.
论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兴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对近代中国女性体育的兴起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认为,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兴起和女性解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兴起经历了三个阶段:1898-1903年,主要表现为男人社会对女学教育和女子体育的关照;1904-1907年,主要表现为一批新知识女性群体对体育的自我觉悟,其中尤以秋瑾为代表;1907年后,主要表现为晚清政府颁布了两个有关女学教育的重要章程,为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兴起提供了法律基础,使中国女性体育开始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27.
“和谐社会”必须具有一种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制度基础,这个制度基础一旦形成。就能够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使社会运行在良性的状态下进行。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是:坚持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始终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28.
学校体育教育产业化的理论内涵和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出学校体育走产业化道路的发展可能性,为学校体育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9.
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运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运动的核心特征是自由。但后来以自由著述、自由讲学、自由批评、自由流动为表现形式的百家争鸣却成了历史的绝唱。百家争鸣不可能出现在战国前,也不可能存在于战国后,百家争鸣式的自由是历史夹缝中的自由。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应重视复兴诸子时代的自由精神,并在思想创新的基础上,构建创新型社会,而不是修补束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纲常伦理和等级秩序。  相似文献   
30.
柏拉图以“社会分工学说”和“人性论”为前提,倡导建立一个各阶级“各尽其职、各得其所”、稳定、和谐的社会。他大力提倡教育,以实现个人内在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主张协调国内阶级矛盾,实现社会和谐。柏拉图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以及他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