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篇
  免费   6篇
教育   877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47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With a special matter, Chinese literature has differences with traditional theories from western countries in essence, so that Chinese literature demonstrates its renovation and involution. The main re...  相似文献   
42.
在现代性合理化地建构秩序的境遇下,知识分子经历了从立法者到阐释与批判者、从"异乡人"到"定居者"的转向;大学在现代工具理性的压力之下也相应地走出"象牙塔",踏进"服务站"而蜕变成"多元化巨型大学"并晋升为社会的"轴心机构"。随着学科知识的日益专门化、学术生活的日趋秩序化,知识分子获得来自"多元化巨型大学"的承认越多,其对抗正统与教条,不轻易被政府或集团收编,对权势阐释真相的独立本性与批判潜能则越少。此一现代性悖论,是高教研究直接承担社会责任的一道玻璃墙。  相似文献   
43.
由于紧密配合社会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使得文学"大众化"难以避免地存在着功利和审美纠结、精英和大众的身份矛盾以及文学主体性缺失的困境。这些困境是文学"大众化"不得不面对的现代性境遇。要想突破困境,需要社会为各个文化领域的自治发展提供条件,使文学获得充分的自律,也要依赖大众教育程度的普及和鉴赏水平的提高,使其能够真正从精神上享受文学。  相似文献   
44.
责任危机是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一种根本性危机.为己责任的彰显与社会责任意识的沦落是现代责任危机最主要的表现.理工类高校教师发展的重心往往侧重于对自然科学知识和科技技能的掌握,但对于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本质,缺乏一种深刻的批判精神与责任意识.理工类高校教师的发展应该诉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为己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相似文献   
45.
现代性的滥觞起于西方,随着世界资本市场一体化的扩张,它已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而成为一种世界现象。但无论是在率先遭遇现代性的西方还是被迫遭遇现代性的中国,作为一种元叙述话语,它都是一个阐释的难题。1846年,波德莱尔以预言家的口吻为现代性的神话作了注脚,为后来的现代性研究提供了首要的理论资源。本文拟以审美现代性为突破点,以施蛰存的创作为立论基点,还有他创作的沉浮为焦点,揭橥被压抑的中国审美现代性,从而梳理出现代性在中国本土化的历程中纠结的两难窘境。  相似文献   
46.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画的现代性是一个突出的和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现代性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概念,对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文化而言,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对于中国画来说,其现代性是建立在与西方绘画相互碰撞的基础上的。随着时代和观念的变化,传统的中国画,尤其是中国文人画的审美取向、价值追求和表现方法等,都与现代性要求不相符,并与现代人的审美心理产生了较大差距。从根本上讲,中国画的现代性是其与西方绘画碰撞和交融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客观现象。  相似文献   
47.
文章对藏族作家扎西达娃的早期短篇小说《没有星光的夜》的文化意蕴进行了细读式探究,发现这部作品通过青年新人阿格布的形象塑造来揭示文学的社会意义,并且从现代意识的视角审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弊端,而在叙事话语范式上则采取蕴藉深幽的策略,小说文本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等。  相似文献   
48.
韦伯与福柯都是研究现代性的集大成者,韦伯将现代性的负面效应比作"理性的铁笼",而福柯将现代性对人们的监控看做是"全景监狱"。他们的思想的差异性建立在其亲和性和继承性的基础上。他们各自的理论有其显著的特点。从韦伯与福柯的著作中发掘二者在现代性思想方面的差别,其主要集中在方法论、分析视角、对待现代性的态度和关注焦点这四个方面。然而殊途同归,二者都关注现代性社会的权力与身体议题,同时又都对现代性进行了有逻辑、有价值、有深度的批判。然而二者虽都剑指现代性的症结却都没有提出超越的方案和设想。  相似文献   
49.
现代性是来自欧洲启蒙运动并迅速全球化的哲学理想,现代化是其社会图景。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初期的启蒙救亡、中期的政治遽变、“文革”后的经济建设,至今仍在现代化过程中努力前进。然而中西之间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形态,决定了现代性进入中国后的曲折与变形。20世纪的中国文学被捆绑在现代化之路上,其审美特质与自主精神都必然受到特定时期历史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陀思妥耶夫斯基被视为一个反犹主义者.但陀氏为什么反犹,却一直未得澄清.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廓清陀氏笔下“犹太人”的两层含义:一,犹太种族;二,“犹太人思想”.陀氏的大部分反犹话语是将矛头指向以功利主义为道德表象、以资本主义为现实形态的“犹太人思想”.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一立场使他走向民族主义,我们应有所反思,警惕对陀氏的“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