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8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相对于李白、王昌龄为代表的盛唐绝句,杜甫绝句呈现出新的审美特点:谐趣之美、俗趣之美、理趣之美。这些审美新变化对中晚唐绝句、乃至宋代绝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韵是基础诗法的一种技巧,在英语诗歌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文章研究了英语诗歌的韵的特点,并从韵律学的角度分析韵和不同类型的韵在诗歌中的不同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43.
韵律美作为书法艺术美的一个方面,其和谐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衡量一件书法作品水平高下的一个重要指标。书法韵律美的表现存在着“节奏的套叠”现象。“节奏的套叠”要求作书者在把握提按笔法时能分清主次轻重,做到虚实相生。提按的频度差异不仅带来丰富的节律美的变化,同时还直接影响书法的风格和情感的抒发。提按的频度差异及其选择性主要受书体表现的需要、风格表现的需要和情感表现的需要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通过分析弗罗斯特的诗歌《雪夜林畔》的一篇中译文,评价了它在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语言风格及翻译技巧方面的特点。诗是内容和形式高度融合的有机统一体,诗歌的翻译要求我们传达的不仅是内容和风格,还有它的形式。  相似文献   
45.
姚文田定古韵为8类26部(平上去7类17部,入声9部单立一类).与同时代的段玉裁、戴震、江有诰诸家的古韵分部可谓大同小异.本文在全面对比姚氏与各家的古韵分部之后,详细评判了姚氏的古韵分部分类及其离析唐韵的具体结果.  相似文献   
46.
赵嘏古体诗用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唐诗人赵嘏古体诗的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等均表现出一定的用韵特点它们能客观地反映中唐时期语音的韵部系统。  相似文献   
47.
语法隐喻下名词化的简化与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词化是语法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名词化的使用是英语书面语和正式语体的主要特征.了解英语名词化的功能,学会正确使用名词化,能够帮助学生写作避免过于口语化,简练、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48.
本文基于诗可译的立场,以古今中外的典型译例为对象,讨论诗歌翻译中的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如:诗的内容和意的领会与再现;诗的形式、韵律、节奏的传达;汉语古诗英译时须认真对待的行为主体和时态问题,等等。文章还对译诗佳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9.
章太炎、黄侃、王力诸前贤,对上古音的研究,成果斐然,贡献很大。有人蔑之为“根本不是语言学”,不仅无知,而且轻狂。  相似文献   
50.
中国画之“画味”在于它能表现出笔、墨、气、神、韵的有机结合,诗、书、画、印的和谐统一,从而使人产生各种美感的体验。其展现的“风味”则因时因人而异,或气韵生动传神,或工整艳丽丰腴,或怪诞丑美变形,或天然情趣盎然,丰富多彩,气象万千,能充分体现出中国画这一国粹的独特之“味”的内在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