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2438篇
科学研究   12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8篇
综合类   159篇
信息传播   5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在常用的F统计量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除线性关系外是否存在其它关系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32.
模糊教学是针对精确性教学造成学生全面性不同程度的失落而提出的。模糊教学的研究思路是实施模糊教学的理论根据。模糊教学能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形成“大教育”意识,具有富有成效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3.
从物理教学的角度阐述物理美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创造力,并从五个方面探讨物理美育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34.
鲁迅的社会发展观是其在"进化论"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主要内容则包括:科学的社会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立人"观,"拿来主义"的开放观等。尤其是他对人的精神和社会发展关系的论述,对我们建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5.
长期以来,高师美术专业基础教学课程都是沿袭美术学院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基础教学是以传授“再现性“的绘画技能知识为目的,以逼肖对象为标准.但教学实践证明,这种传统的基础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需要.现代意义的基础教学是将学生智能结构的优化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处于相互支持、相互融通的状态,始终把基础教学放在艺术创造的整体背景下进行探讨,以促进基础教学和艺术创作水准的相长.  相似文献   
36.
中唐诗人李贺多病而敏感,他对生与死的认识和体验与同时代的诗人相比,尤为深刻,这就是他诗歌里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同时,在儒家修齐治平的主流文化背景之下,李贺的生命意识还包含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这个没落的王孙对唐王朝的兴衰有着道义上的责任,也有重振家道、光耀门楣的责任。李贺的痛苦正是对生与死的敏感体认和人生价值和意义难以实现的深刻痛苦。把握李贺诗歌中所表现出的生命意识,对于理解他的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秀山花灯是重庆秀山地区人民最重要的歌舞文化活动,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和略具雏型的戏剧表演形式,多姿多彩,极具特色。通过数百年的传承,秀山花灯在此地区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具有广泛性、群众性、实用性等特点。因其浓郁的地方特色、丰富的演唱曲目、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秀山花灯具有特殊的审美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38.
音乐教育是高职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本身具有的独特的育人功能,不仅能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全面的成长。同时,随着我国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音乐教育成为对高职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音乐"开智创新"、"德育美育"、"陶冶情操"、"健康保健"几个方面的论述,揭示了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培养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模糊修辞是一门应用科学、边缘科学,它作用于语言活动,而本身的模糊性质决定了它在很大程度上要借重语言环境来表情达意,并作为判断语言使用优劣的标准。没有语境就没有模糊修辞。  相似文献   
40.
中国彝族十月历文化园的建成,是当今彝学研究成果开发利用的成功范例,也是中华优秀文化具象展示的精品力作,当中外游客身临其境为彝族精湛历法而惊叹之余,尘封的岁月已记录下开拓者拂尘拾珠的探索历程,并彰显出十月历被发掘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