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45篇
综合类   10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静  刘欣  王晶晶 《体育科研》2015,(4):70-74-79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迅速增加,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运动疗法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有氧运动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已得到认可并推广,但抗阻运动的作用却未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胰岛素抵抗、肌糖原合成、线粒体功能、脂质积聚、心理健康等几方面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建立2型糖尿病科学、全面的运动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用核磁共振磷谱分析方法研究有氧训练对股四头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受试者进行有氧运动训练,运动强度为最大摄氧量的70%,每周五次。运动时间为45min。训练过程共持续10周。在Philips公司生产的1.5T磁共振成像系统上对受试者训练前后进行31P-MRS采集及定量分析。结果:31P-MRS可检测到七个不同代谢物质的共振峰,训练后与训练前相比,PCR浓度显著性升高。从动态磷谱上可以观察到,训练前与训练后相比,PME和PDE化合物浓度无明显变化,γ-ATP、a-ATP和β-ATP化合物浓度基本保持恒定。定量负荷运动后Pi化合物浓度明显升高,通过恢复,Pi逐渐下降;3min24s训练前与训练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CR化合物浓度明显下降,通过恢复,PCR逐渐升高。结论:经过十周有氧训练,安静状态下训练后与训练前PCR浓度相比,显著性升高。短期有氧训练能提高组织能量代谢状态。31P-MRS是检测训练效果的有效工具。经过十周有氧训练,定量负荷运动后3min24s训练前与训练后Pi、PCR浓度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训练后恢复较快。短期有氧训练能提高Pi、PCR恢复速率。31P-MRS可以作为无创性评价代谢物恢复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3.
摘要:背景:研究表明慢性低度炎症在多数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2014年ACSM年会把炎症在运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作为热点专题。目的:探讨运动、营养、衰老、脂肪和骨骼肌与慢性炎症的关联。方法:分析归纳目前本方向年会的热点研究结果及进展。结果与结论:1.衰老及不良生活方式是慢性低度炎症的重要致炎因素;2.急性运动可促进产生炎症因子,规律运动可以减低炎性标志物;3.运动能降低骨骼肌慢性炎症;4.运动能降低脂肪组织的慢性炎症; 5.规律运动是降低年龄相关的慢性炎症反应的一种手段;6.营养补给对急性运动诱导的炎性反应的干预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本年会的研究表明运动的抗炎作用可能是其降低慢性低度炎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4.
运动对骨骼肌线粒体去乙酰化酶3(SIRT3)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涛  刘玉倩  赵焕彬  赵斌 《体育科学》2011,31(1):85-88,97
Sirtuins(SIRT)是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属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家族,参与物质代谢及应激反应,与细胞寿命密切相关。Sirtuin 3(SIRT3)是哺乳动物线粒体中重要的去乙酰化酶,在骨骼肌中高表达,参与能量代谢并影响机体的衰老、细胞死亡和肿瘤发生。研究表明,适度运动会增加骨骼肌中的SIRT3含量并进一步影响脂肪代谢。目前,骨骼肌线粒体中SIRT3在运动中的变化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主要介绍了SIRT3的生理功能及运动对骨骼肌SIRT3的影响,深入研究运动中骨骼肌SIRT3的变化机制对运动抗衰老及运动防肥减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吴嵽  陆耀飞 《体育科学》2011,31(2):64-69
目的:通过离体实验,观察机械生长因子(MGF)对于骨骼肌卫星细胞(SC)的激活作用及促进其增殖的量效关系,探讨MGF对SC在细胞水平的调节机制,为骨骼肌损伤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原代SC取自4周龄雄性SD大鼠双侧的腓肠肌与比目鱼肌。使用不同浓度的MGF干预第三代细胞后测定增殖效果。血清饥饿后通过MGF和DMEM干预骨骼肌卫星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所处细胞周期,判断激活情况。结果:干预48h后,25ng/ml组、50ng/ml组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00ng/ml组、200ng/ml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96h后25ng/ml组、50ng/ml组、100ng/ml组、200ng/ml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25ng/mlMGF干预G0期的SC24h后MGF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MGF可以促进SC增殖;MGF可以激活4周龄SD大鼠的G期SC。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爬梯与跑台两种不同运动方式对小鼠骨骼肌中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安静对照组(YC)、爬梯运动组(YR)和跑台运动组(YE),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对各组腓肠肌中凋亡调控基因(ARC、Bc l-2、Bax、HSP70、X IAP)及Caspase-3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1)与YC组相比,YR组ARC和HSP70 mRNA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而Bax和Caspase-3 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5);(2)与YC组相比,YE组Bc l-2、HSP70和X IAP mRNA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而ARC和Bax mRNA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爬梯和跑台运动均可干预凋亡调控基因而弱化骨骼肌细胞凋亡的潜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采用特异针刺和推拿疗法,对体育高考生急性骨骼肌损伤进行治疗,通过对临床症状、肌肉力量和视觉模拟评分指标的评价,验证特异针刺对急性腰部肌肉损伤的疗效。方法:急性腰部损伤的体育高考生168名随机分为两组,A组特异针刺组,B组推拿组,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疗程前和疗程后各收集一次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特异针刺组84例,其中有效73,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推拿组84例,其中有效65例,好转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研究结果表明特异针刺和推拿疗法在5次治疗后与治疗前对临床症状、肌肉力量和视觉模拟评分尺(Visual analog scale,VAS)三项指标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特异针刺与推拿手法比较,除肌肉力量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以外,其他两项指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特异针刺组优于推拿疗法组)。结论:特异针刺对急性腰部肌肉损伤的疗效较为理想,可以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通过解剖学动作分析、表面肌电测试法,对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使用提抱技术时的表面肌电进行实验测试,分析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使用提抱技术的腰背肌肉协同变化过程。结果显示:1)在使用跪撑提抱技术时腰背肌肉中背阔肌做功百分比最高,平均为350k;2)主动肌的激活顺序为竖脊肌、背阔肌,肩胛提肌;3)在提抱技术中拮抗肌发挥着重要作用,且高水平运动员在提抱技术发力阶段;拮抗肌放电量与主动肌放电量有同步明显上升趋势;4)运动员应加强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快速力量、反应力量和力量耐力训练,特别是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09.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现有急性骨骼肌损伤实验模型进行分析,认为目前使用的损伤模型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很好的满足实验研究的需要;而利用细胞打印技术可以高通量构建三维肌肉微组织,其具有高重复性、高均一性的特点,能够在实现离体模拟肌肉组织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制作骨骼肌损伤模型,这种损伤模型可以弥补现有骨骼肌损伤模型的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能为更深刻的了解运动性肌肉组织的受损机理,优化损伤康复的治疗,建立科学、合理的损伤治疗康复和评价体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0.
乳酸脱氢酶(LDH)是糖无氧代谢的重要酶,有5种同工酶,在各组织中不均匀分布形成特定酶谱.酶谱含量改变可判断运动对组织的影响.本文通过血液、肌肉LDH同工酶比较,观察不同组织在剧烈运动疲劳时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