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11篇
  免费   486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教育   13924篇
科学研究   2477篇
各国文化   84篇
体育   1532篇
综合类   1351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138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335篇
  2020年   478篇
  2019年   544篇
  2018年   470篇
  2017年   520篇
  2016年   551篇
  2015年   656篇
  2014年   1367篇
  2013年   2121篇
  2012年   1723篇
  2011年   1662篇
  2010年   1177篇
  2009年   1078篇
  2008年   1174篇
  2007年   1327篇
  2006年   1336篇
  2005年   1018篇
  2004年   835篇
  2003年   711篇
  2002年   531篇
  2001年   447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知识资源池:知识创新和共享的宏观机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搏  王浣尘  张喜征 《科学学研究》2006,24(Z1):274-279
知识的创新和共享不仅仅是企业和组织的需求,更应该是社会和国家的需要。知识的创新及其在国家范围内的共享能促进国家知识优势的形成;知识资源池就是以大学为“催化剂”和中介的一种社会知识创新与共享机制。大学作为社会知识管理的中心是其职责所在,也是其自身的优势所决定的;大学自身的知识管理要与社会知识管理结合进行,其他组织的知识管理也必须融合到社会知识管理的大系统中。  相似文献   
942.
技术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昀  江林茜 《软科学》2001,15(3):24-27
本文提出了“技术社会生态”的概念,将技术纳入大社会生态系统中,并作为其中的要素,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因此,技术社会生态环境比一般的社会环境更强调了技术与其它社会自然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其相互组合与匹配关系,即技术社会生态平衡。为了阐述这一观点,文章从社会生态技术与技术社会生态的概念;技术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技术发展的社会生态适应机制三个方面构建了本论题的逻辑框架,并从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针对我国的一、二、三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43.
研究聚焦于社会企业成长问题,基于合法化视角,构建起由经济与社会身份决定的竞争导向与公益导向双重驱动因素,市场合法化,成长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以我国情境下230家社会企业为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竞争导向正向影响市场合法化和社会绩效,但并不显著影响经济绩效;公益导向正向影响市场合法化和社会绩效,但负向影响经济绩效;市场合法化在竞争导向与经济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竞争导向与社会绩效、公益导向与经济绩效、公益导向与社会绩效之间起不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44.
企业社会责任日益强调对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影响。利益相关者群体有不同的价值倾向,社会型价值倾向与经济型、能力型及学习型的价值倾向间有互斥的一面,更有互利的一面。从平衡社会型价值倾向与其他价值倾向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45.
公司社会创业日益成为我国社会创业活动的重要内容,而跨部门联盟是其价值创造的必然工具。以我国10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司社会创业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分析公司社会创业跨部门联盟匹配因素的内在构成以及其与价值创造的关联机理,归纳与提炼公司社会创业跨部门联盟的文化匹配、资源匹配和管理匹配3个关键匹配因素,并指出其对价值创造的作用存在互补或替代关系。本研究揭示了我国公司社会创业中跨部门联盟价值创造的路径,对于丰富和拓展公司社会创业和跨部门联盟理论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46.
试论社会预测的主客体互动反射性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耀军 《预测》2003,22(1):11-14
以往对社会预测基本原理的研究忽略了一条重要的基本原理,即社会预测的主客体互动反射性原理。这一原理是由社会预测与自然预测的根本性区别决定的,因而是社会预测必须遵守的一个方法论原则。本文以实证分析和理论推导相结合的方式,阐释了社会预测客体因应现象的普遍性,以及社会预测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反射性现象,进而揭示和论证了社会预测的主客体互动反射性原理。  相似文献   
947.
网络杠杆--企业竞争优势来源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要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就要突破企业边界寻找资源,通过外部网络放大自身资源的效应,我们把这一战略运作模式称为网络杠杆;运作网络杠杆的核心就是企业在内部资源基础上构建社会网络,并谋求网络中的核心位置,创造省力杠杆,同时提供好运作网络杠杆的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948.
In the reconciliation of rational-choice and social-influence approaches to media choice offered here, the choice process is decomposed into two subprocesses. In the first subprocess—that of rational choice—decisional ambiguity frustrates complete optimization. Optimization is partial, yielding a set of effectively interchangeable media alternatives over which the user is indecisive. In the second subprocess—that of social influence—imitation, deference, and other cues act on the set of interchangeables, yielding a single ultimate choice. If in the social-influence subprocess there are benefits to coordinating with others, group choice crystallizes around a single media alternative. If these benefits are absent, individual choice remains idiosyncratic, with each decision maker making random choices within the set of interchangeables. In organizational life, media choice transpires sequentially, with each choice conditioning a succeeding one. In its dynamic form, the present model explicitly incorporates such sequential environments: The twofold choice process transpires iteratively within individual decision sites (in the multiple purchasing decisions of a committee, for example) and sequentially across decision sites (from committee to individual, for example). The model generates considerable empirical implications. As decisional ambiguity grows, the rational-choice component of the choice process shrinks, implying upper-bound conditions for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rational-choice statistical models.  相似文献   
949.
赵万江  江世银 《软科学》2001,15(3):35-37
市场经济是注重效率的经济,往往以牺牲平等作为代价,负所得税是解决平等与效率矛盾问题的一种较好选择。它与社会保障同属于财政分配范畴,但二者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调节政策。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实施负所得税计算的两种方案。  相似文献   
950.
张米尔  国伟  李海鹏 《科研管理》2016,37(6):127-133
近年来,专利诉讼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深刻影响着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的格局。以智能手机产业为研究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揭示诉讼主体间的复杂关系,比较分析诉讼主体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诉讼主体的关键特征,并对诉讼主体进行类型划分。研究表明,诉讼主体在起诉频度、被诉频度和网络位置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在领先企业和追赶企业以外,还存在两类被忽视的诉讼主体,主要为从事专利运营的专业机构;应对专利诉讼不但要重视传统的行业竞争者,而且要高度警惕以上非传统的诉讼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