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253篇
综合类   8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31.
再论短跑途中跑着地缓冲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短跑途中跑着地缓冲技术的再研究,发现着地缓冲后期人体作加速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运用局部观与整体观的辩证关系,认识到训练水平越高的短跑运动员的着地缓冲距离为什么要相对增长的原因。论证脚着地瞬间,脚相对于地面向前的水平速度只是表现为向零的趋近。  相似文献   
132.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人体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原理,对福建省短跑运动员选材、育才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选材、育才针对性,提高成才率的若干建议,为福建短跑水平跃上新台阶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3.
采用游泳比赛现场测试方法,对女子运动员50 m自由泳途中游每10 m游泳速度和划频、划幅技术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50 m自由泳速度的下降与运动水平无关,速度的下降主要是由划频的下降造成的。因此,要求高水平短距离游泳运动员不仅应具备高水平的速度能力同时应具有保持高速度运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4.
郑宏伟  闫苍松 《体育与科学》2004,25(1):66-69,59
研究目的:以提高短跑的途中跑能力为目的,考察采用普通下蹲姿势、宽足间距下蹲姿势、髋关节伸展下蹲姿势三种不同下蹲姿势的力量训练,记录下肢主要运动肌的肌电图反应和地面反作用力所产生的影响,从生理和力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表面双相诱导法的肌电图检测及应用录像轨迹系统对三种下蹲动作进行三次元解析。主要结果和结论:采用髋关节伸展下蹲动作的下肢力量训练对短跑选手提高途中跑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采用初动负荷法中的超等长收缩的蹲起方法对提高短跑选手的肌肉爆发力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5.
随着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要求训练更加科学化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把训练的重点放在发展身体素质和改进动作的技术上 ,其实这是不全面的 ,还必须把放松训练列为短跑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 ,固然 ,运动员良好的素质和合理的技术是很重要的 ,是运动员成功的基础 ,但是 ,运动实践告诉我们 ,在训练和比赛中 ,运动员的良好放松能力最能充分挖掘运动潜能和进行高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6.
为了观察穴位电针刺激消除高强度速度训练后的神经肌肉疲劳的效果,本实验测试了16名短跑运动员的立定跳远成绩、30米跑成绩、CMAP(复合动作电位)潜伏期和H反射潜伏期等指标的初始值和效应值.结果显示实施穴位电针刺激的实验组,其运动能力和神经传导能力均优于对照组,表明穴位电针刺激有助于消除高强度速度后的疲劳,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7.
力量素质是各运动项目的基础,力量素质的好坏影响短跑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运动成绩的提高。通过对短跑运动项目的特性和关键技术再认识,从我国传统训练方法与手段来分析我国短跑动动员力量训练存在问题,以便更好促进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手段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8.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参与黑龙江省2008年田径锦标赛的短跑运动员的损伤状况及损伤特征进行调查与研究,分析损伤的主要原因,提出合理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及建议,从而加强短跑运动员自我保护和防伤意识,使其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损伤发生,进而促进短跑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9.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送髋"技术的原理及在短跑训练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提出短跑"送髋"技术的训练方法手段,以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短跑运动技术水平、促进成绩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0.
短跑是田径中最悠久的运动项目,是重要的基础项目。髋关节作为人体躯干与下肢连接的关节,在短跑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髋关节在短跑中的重要地位已经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对髋关节在跑步过程中的认识仍有待不断深化。文章的研究目的就是对髋关节在短跑途中跑一个周期各阶段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期待对短跑的运动训练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对几本田径经典教材和关于短跑的数十篇最新研究成果的研究整理,对短跑途中跑各阶段中髋关节的运动状态,肌肉收缩状态做了详细的梳理,分析了期间髋关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