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259篇
科学研究   21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38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1.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放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优先领域。结合河北省正定县建设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实际,在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城郊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和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92.
宜将具备世遗条件的徽州古村落捆绑式申报世遗“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扩展项目。此举能做大做强徽州古村落旅游,以文化旅游推动,确保徽州古村落全面保护、传承徽州文化;同时,能以国际文化旅游使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在全球化大环境中充分证明中国文化身份,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作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3.
我国西南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其文化艺术形式多样并独具特色。试图探究村寨文化艺术精神中天然意趣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培养以家族式教育为主的幼儿审美意识之间的关联性,并从艺术本源出发,将“生活的艺术”和“艺术的生活”融入幼教领域,构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审美意识理念。  相似文献   
94.
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大致需经历文化冲突、文化反思、文化重构和文化融入四个阶段。目前,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过程因政府支持缺位、社区支持乏力、媒体和原市民歧视、城郊失地农民人力资本与主观努力欠缺而步履缓慢,需要从政府推动、社区支持、社会认同和主体建设四方面入手,建构城市社会与城郊失地农民双向互动的促进机制,推动城郊失地农民快速适应城市文化,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城市化进程中山东省部分村镇"村改居"社区体育进行研究,对"村改居"社区体育开展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并且以其他学科领域中对"村改居"社区的研究作为主要参考,结合山东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特点,以临沂市月亮湾社区为例,对山东省"村改居"社区体育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我国其他地区"村改居"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上海市不同城乡老年人参与体力活动的行为特征及体质状况。方法:以上海市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老年人库共7542名老年人的有效调查数据为样本,并按城乡差异分别对上海市市区、郊区和农村老年人参与体力活动的情况与体质状况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上海市市区与郊区老年人体力活动习惯相对比较接近,农村老年人与其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农村老年人散步和体育锻炼显著偏少、参加体力劳动类工作比例较高。(2)上海市市区与郊区老年人体质状况相对比较接近,农村老年人与其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市区与郊区老年人相对的体型比较高大且肥胖,农村老年人相对的体型较瘦小、生理机能较弱、身体素质较差。  相似文献   
97.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观光旅游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四川丹巴县甲居藏寨的实地调查,发现在观光旅游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解决老百姓的全民健身、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丰富观光旅游的内涵等问题,更是促进民族文化交融、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8.
运用文献资料法、属加种差定义法、归纳演绎法等方法,对不同学术观点关于全民健身体系的内涵比较分析,研究认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就是全民体育健身服务的供给主体在满足接受服务之对象需求主体的互益"过程"中所采用一切软技术和硬技术的集合体;根据逻辑学中"属加种差定义"方法,并结合乡镇行政区位特点和乡镇体育特征,提出乡镇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内涵及乡镇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特征。  相似文献   
99.
张凯  闵庆文  许新亚 《资源科学》2011,33(6):1038-1045
分布于湘、黔、桂三省交界地区的传统侗族村落,蕴含着独特的生存理念、文化传统、科学技术,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其中黔东南侗族村寨(六洞、九洞侗族村寨——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已经在2006年被列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后备名单。在长期的农业生活中,这些侗族村落受到农业文化的影响,蕴含着丰富的农业文化内涵,表现出明显的农业文化特征。侗族村落的选址与侗族先民的生产习惯有着某种联系;侗族村落以鼓楼为核心的结构形式是传统侗族社会组织形式的反映;村落的布局、营造受到农业活动的影响;民族建筑的造型、装饰以及建造过程都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侗族村落也面临保护与发展的问题。要将村落看成是农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注重整体的保护;把握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带来的机遇,发展旅游业;加快现代化改造,改善村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00.
山东省乡镇居民闲暇生活方式与体育消费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东省17个地市乡镇居民的闲暇生活方式和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乡镇居民的闲暇价值观影响他们的闲暇生活方式;体育消费水平还处于较低状态;乡镇居民闲暇时间缺少、经济滞后以及劳动繁重制约他们的体育消费和闲暇生活方式的形成。建议借“农村体育年”之机,提高乡镇居民的闲暇生活意识和体育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