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7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03篇
综合类   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对跆拳道运动发展的现状具体分析,从这种运动的动作特性出发,从生物力学、安全性、运动学等角度对横踢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揭示其内在规律,探究适合国人的跆拳道运动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跆拳道教学实践当中,为跆拳道横踢技术的训练方式、教学指导方法的确定,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The purpose was to compare rotational and linear head accelerations as a result of taekwondo kicks and punches. Taekwondo athletes executed five repetitions of the turning kick, spinning hook kick, hook punch, straight punch, and jab punch to a Hybrid III Crash Test Dummy head-neck complex. A tri-axial accelerometer and an angular rate sensor were mounted inside the Hybrid III head to measure resultant linear (RLA) and rotational accelerations. The Hybrid III was fixed to a height-adjustable frame and fitted with protective taekwondo headgear. Dummy head height was positioned to each participant’s standing height. Acceleration data were processed in accordance with SAE J211-1.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multivariate difference in RLA but the effect was not clear. Univariate follow-up analysis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LA but the effect was also not clear.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rotational acceleration. The highest RLA and rotational acceleration were produced, in order, by the turning kick, hook kick, hook punch, straight punch, and jab. These data are clinically important as they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iomechanical injury measures and support for improved headgear testing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53.
中国武术与韩国跆拳道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与韩国跆拳道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尽管韩国跆拳道其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是快捷和广泛的.但是,中国武术无论在历史背景、文化礼仪,还是在技术、技法方面都是韩国跆拳道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54.
为探寻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通过收集文献资料,对中、日、韩3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武术、柔道、跆拳道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跆拳道、柔道传播与发展成功的因素及武术文化式微的原因。认为武术文化在竞技体育领域没能进入奥运、在学校体育领域的开展不够普遍、在群众体育领域传承与发展主体的断层与缺失以及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发展的不平衡等现状,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可以归因为:社会转型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传统武术文化的脱节、改革开放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与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全方位接纳、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主体——农民职业身份的转变、竞技武术的商业化操作、传统文化中宗法制度的不利影响、对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管理失衡等,并据此对武术文化的未来发展进行前瞻。  相似文献   
55.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跆拳道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文化内在的关联、以期对不断修炼跆拳道品势,更好地理解跆拳道的文化内蕴与哲学精髓做出努力,使跆拳道修炼充分达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56.
鲍克 《体育科研》2013,(4):43-46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比赛时的损伤发生规律,为预防和降低跆拳道运动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参加2011年全国跆拳道冠军赛的237名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比赛时损伤总体发生率为13.1%,男显著高于女(P<0.01);男子损伤发生部位依次为下肢、头部、脊椎和上肢,女子损伤部位集中在下肢和头部;男子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依次为扭伤、挫伤和撕裂伤;女子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为挫伤、扭伤和拉伤;损伤机制主要发生在受到对方腿击时,其次出现在出腿进攻时,男子更倾向于在被对手出腿击中的情况下发生损伤。结论:新规则实施后跆拳道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减少,与下肢相比,运动员头部损伤比例增加,运动损伤类型较多,损伤机制多发生在运动员实施高难动作的对抗环节,进一步提高运动员运动素质、完善技术动作、加强对抗性格挡训练是防治损伤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7.
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体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名运动员(共51名)的体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体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征,即体型分布较为集中;男子运动员体型特征为:体型匀称,肌肉、骨骼发达,皮下脂肪含量低,身材高大,其体型三因子均值为212441318;女子运动员体型特征为:体型较匀称,皮下脂肪较发达,肌肉、骨骼发育一般,身材较高,其三因子均值为3.192.173.04;男子运动员随级别的升高,体型由外胚叶性中胚叶型向中胚叶型转变;女子运动员随级别的升高,体型由外胚叶型向内胚叶型向转变;女子运动员日常训练中应注意适当减少体脂,增加瘦体重的比例,加强肌力训练。  相似文献   
58.
高涛 《体育科技》2010,31(4):31-37
运用实地考察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对当前我国大众武术发展模式和大众跆拳道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体育行政部门和跆拳道组织对大众跆拳道高效、有序的组织管理和支持推广,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人们健身、修身、娱乐需求的发展理念,适应体育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道馆式传播实体和经营模式,全面、规范、明确的段位制度是大众跆拳道发展模式成功的经验。而与之相比,大众武术缺乏国家体育行政部门的有力支持和组织管理,处于民间自发的状态,习武谋生的陈旧观念以及乏竞争力、难以适应体育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馆校传播实体;技击、套路分离的段位制度等制约了大众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悉尼、雅典、北京三届奥运会比赛前后跆拳道竞赛规则的内容变化为研究对象,对竞技跆拳道技术和比赛的发展趋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竞赛规则的不断改革,跆拳道技术向高度、难度、力度、全面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得比赛更公平、更具悬念、更激烈、更具观赏性。  相似文献   
60.
横踢在跆拳道比赛制胜因素中处于核心位置,这已是公认的事实;在发展己方队员横踢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训练队员相关制衡对方横踢技术的防守及防守反击技术;在克制对方横踢技术发挥的同时尽量的发挥己方的横踢技术,以达到制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