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154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642篇
综合类   27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健  姚辉洲 《体育科技》2007,28(1):61-66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05年广西3~6岁幼儿身体素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各项身体素质的发展,平衡能力发展最快,其次为肌肉力量和协调用力的能力,位移速度和灵敏性的发展相对较慢,而躯干、腰、髋等部位关节的活动幅度和肌肉韧带的伸展性下降。女幼儿的下肢肌肉爆发力和弹跳力、上肢、腰腹的肌肉力量及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较同龄男幼儿差,躯干、腰、髋等部位关节的活动幅度和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好于同龄男幼儿。总体上,幼儿的各项身体素质较2000年好。  相似文献   
62.
三级跳远运动对速度、力量和技术有很高的要求,目前这三项训练是三级跳远项目运动员日常训练的中轴。而对不同专项素质训练课对三级跳远运动员身体机能影响的研究却因一节训练课包含多种训练手段、同一练习手段多次重复,强度不容易评定而研究较少。本课题以三级跳远突出某项素质训练的综合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尿蛋白及其组分的研究,试图找出能够评定不同专项素质训练课强度的有效指标,为合理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可能机制提供统一评判尺度。  相似文献   
63.
采用实验法及数理统计分析法,对431名大学生的感知跳跃进行多次测量,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测量数据的可靠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性别、测量次数和取值方法是影响测量可靠性的因素。建议在运动员选材、机能评定以及全民健身体质测评工作中推广应用文章中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64.
跳高起跳准备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明  闫洁 《体育学刊》2007,14(4):90-93
对索托马约尔等4名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的比赛技术录像和技术图片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背越式跳高的整个助跑过程所表现出的技术动作都是为完成良好的起跳做准备,所有的技术环节都直接影响运动员起跳效果。结合运动训练实践从运动员助跑节奏、倒三步起跳腿支撑、倒二步摆动腿支撑以及最后一步的起跳支撑4个方面对背越式跳高运动的起跳准备技术特点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总结出运动员采用步频型和步幅型、倾斜支撑型和屈腿支撑型等不同准备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65.
了解男性摔跤运动员扁平足与平衡,弹跳能力的关系,为运动员选材和 训练提供参考资料。方法:足印法测量42名男性摔跤运动员的足弓并分型,测定其 单足站立平衡成绩、立定跳远成绩、纵跳成绩。结果:(1)本实验中,男性摔跤运 动员扁平足发生率为35.71%。(2)左侧和右侧扁平足发生率差异不具显著性。 (3)非扁平足和扁平足组的平衡能力、弹跳能力,经T检验差异不具有显著性。(4) 扁平足运动员的训练年限比非扁平足运动员长(P〈0.05)结论:(1)男性摔跤运动 员扁平足发生率较高,是运动性扁平足,提示运动员训练、站立之后应注意足弓的 恢复性练习。(2)扁平足对摔跤运动员单足站立平衡能力、弹跳能力无不良影响, 提示运动员选材时应区别生理性和病理性扁平足。(3)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训 练易引起扁平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6.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跳高项目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BMI及竞技成绩进行了统计、归纳、分析与研究,以期对我国跳高运动员的训练与选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7.
对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和世界顶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利用率、短程和全程助跑跳远成绩差、K值三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利用率明显高于世界顶级选手,但技术评定等级低于世界顶级选手,主要原因是起跳环节存在差距。不同运动员最佳的助跑速度利用率存在差别,高助跑速度利用率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起跳能力和跑跳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68.
研究选取2010年全国田径锦标赛跳高比赛前六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三维高速摄像机对助跑阶段最后两步进行全程拍摄,使用APAS软件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中国顶尖跳高运动员起跳阶段的步长、摆动腿蹬伸膝角、起跳腿离地水平速度等技术指标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跳高运动员起跳阶段技术分析的研究成果与跳高运动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为中国跳高运动员训练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9.
通过高速摄像、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2013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全运会预选赛女子三级跳远决赛的5名健将级运动员三跳距离及比例指标进行运动学分析,并与国外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女子三级跳远的整体运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跳远助跑速度与起跳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跳远项目助跑速度与起跳技术的理论研究现状作了全面的回顾,分析认为,起跳技术和与之紧密联系的助跑速度一直是跳远理论的研究重点,对跳远起跳技术动作结构的不同认识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