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4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教育   2344篇
科学研究   531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364篇
综合类   339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发展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部分,教育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社会公平的实现以教育公平的实现为基石,实现教育公平重点在于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本文通过梳理以往研究成果,构建测度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以广西为例,实证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剖析广西义务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顺应精准扶贫的大趋势,有针对性的补齐"短板",防止出现义务教育的"低度均衡"。  相似文献   
42.
城市医疗事业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随着唐山近代工业的发展以及城市近代化,城市医疗事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城市各界积极推动唐山医疗事业的进步,而推力最大者,当属近代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43.
贾平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寻找意味.20世纪80年代初的精神迷惘是其寻找的基础.90年代的都市和乡村题材小说则体现出对城乡文明的双向审视、抉择与否定.他承认都市文明是历史的发展方向,但都市本身的种种弊病又使他不能不对其予以排斥;他看到了乡村文明的岌岌可危,却又本能地系心于乡土.矛盾、困惑是这一时期的主色调.本世纪初的《秦腔》宣告了乡土家园的失去,寻找也因此而告一段落.这漫长的寻找历程,显现着他的精神求索的轨迹.  相似文献   
44.
随着城市的全面改造升级,石家庄市公共文化建设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为使公共文化建设真正起到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素质、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积极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开发多种文化服务功能,探索合理的经营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45.
在文献调研基础上,将近年来高职服务城乡经济的相关研究划分成三个阶段,即以高职教育经济服务功能确立、适应城乡经济发展为焦点的早期研究,以高职教育主动服务城乡经济及实现路径为焦点的中期研究,以及以高职教育与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关系及实现路径为焦点的近期研究。并评述了各阶段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6.
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现代果树生产的经验,针对德州市果树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如何转变传统的果树种植方式,探索出适合德州市果树发展的适宜模式和栽培技术,进一步发挥果树的产业优势,发展品质果树、健康果树,在德州市的新农村建设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真正把上海作为有生命的个体上升为审美本体的高度,细致地打量描摹都市风情的文化和文明景观,从而使都市文学真正确立起文体类别的美学风格和审美内涵的作者当之无愧的是穆时英,繁华都市的现代性书写与现代都市的艺术性传达,使都市文学与其代言人的审美契合产生的互动效应,奠定了穆时英在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8.
进城农民始终处于城市的边缘,难以真正地融入城市。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进城农民的产业链构建正是其立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对湖南娄底市进城农民的产业链构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进城农民产业链构建的现状及特点,深入分析了造成进城农民产业链构建困境的原因,以期对破解农民产业链构建难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9.
成都以统筹城乡为龙头的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举措,抓住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为消除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障碍的成功尝试。其成功经验对于成都经济区其他7个城市乃至全国都有很强的借鉴和推广意义。成都经济区建设能否得到实质性的推进,能否取得较全国其他经济区更有特色的全面和深入发展,关键在于成都经济区"1+7"模式中统筹城乡改革能否实现协同发展,从而为经济区的全面合作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本文对如何实现成都经济区统筹城乡改革协同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成都经济区统筹城乡改革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政策协同和制度协同的思路,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实施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50.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在此背景下泰州市城乡收入差距也不断拉大,因此要缩小泰州市城乡收入差距,应继续保持较快的城市化步伐,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可尝试率先构建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