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855篇
科学研究   6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01篇
综合类   102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日本给国人的印象除了富士山、樱花、和服以外,最为人称道的则是日本人坚决服从自己所属集团的这种意识,即集团意识。而日本传统社会中所保留的村八分制度正是集团意识的一种极端体现和缩影。文章通过分析村八分制度在集团意识中的体现,从自然环境、稻作文化以及儒学这三个路径入手,探究日本人集团意识形成的根源以及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的素质和能力紧密相关,传统的培训仅以灌输发展理念、系统讲授知识为主,形式单一,科学性不强。而职业发展视角的培训体系应以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为导向,以农村实际工作为基点,以培养建设能力为重点,科学进行需求分析,开拓创新培训内容,有效弥补了传统培训体系的不足,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3.
我国的村民自治从20世纪80年代产生到现在的蓬勃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政府主导走向群众自主、由形式民主走向实质民主的发展过程。发展和完善村民自治,是全面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梳理十年来学术界关于村民自治的内涵、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村委会与村民的关系、完善村民自治的研究等基本问题的研究成果,为村民自治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乡村旅游组织模式构成主体的责权利关系是影响社区和谐的关键性因素。试以拉萨桑木村乡村旅游组织模式为例,构建乡村旅游社区和谐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然后从其组织模式构成主体的责权利入手,揭示组织模式与乡村社区和谐的因果关系,认为导致乡村社区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是各利益主体责权利的失衡,尤其是责任的缺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5.
博物馆作为地方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免费博物馆的展陈服务工作,对展示地方历史文化,服务地方政府城市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贵州雷山县乌东苗寨的经济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传统的农耕经济到消耗型的伐木经济,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打工经济,目前正在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乌东苗寨经济发展演变历程告诉人们,封闭落后的民族贫困村寨,其经济发展只有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充分发挥当地民众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将农民有效组织起来,建立起适应区域特点、环境友好型的多元复合型经济结构,并充分实现产业链本地化,才能使民族贫困村寨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7.
以人才学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学术总结与现实调研的比较为切入点,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实践中的典型问题与缺漏予以梳理,以学术研究与现实政策的有效链接、成长成才动力机制的系统性建构,以及成长中不同时段不同角色的动态性调度为原则,系统建构大学生村官预培养机制及其对策规划,为政府立场上的相关调整与完善资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西南地区是我国民族成分较多的区域之一,不仅民族成分众多,而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数量较为庞大。其民族村寨体育无论是竞赛类,还是表演性质的竞技类、技巧类和综合类项目,均体现出较强的休闲娱乐特征,而且随着社会生活的演变,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民族村寨体育文化,其原有的功能已在逐渐退化,反而是休闲、娱乐与健身的功能日趋突出,它为村寨居民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显示出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力,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9.
从空间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究村落空间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以焕发民族传统体育生命力,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空间内涵、困境进行梳理和阐释,并提出相应路径。研究认为:村落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提供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和精神动力。中国社会深刻变迁,导致村落物质空间消亡、社会空间重塑和精神空间淡化,使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依附物消逝、公共权力式微和文化精神消解。新时代要加大对村落保护力度,守护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生存空间;增强村落社会运行新动能,彰显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公共性;重铸村落文化精神,弘扬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0.
基于引力模型的县域中心村空间布局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中心村空间布局方法的探讨和创新,不仅能丰富中心村建设研究的理论体系,同时也是中心村合理布局和建设的关键所在。本文以空间相互作用为着眼点,在构建村镇“质量”表达的基础上,通过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出县域小城镇对农村居民点影响的引力值。然后从人口结构、村庄规模、经济条件、基础设施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治县农村居民点的发展实力进行评价。与此同时,以综合的视角定量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所处的生态环境条件,并划分成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3个适宜性等级。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农村居民点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的区分与组合,确定了21个空间位置适宜、发展实力强、生态环境适宜性等级高的农村居民点作为长治县中心村建设方案,随后降低对发展实力的要求,另择13个农村居民点作为中心村备选方案。研究结果符合当地实际,为长治县中心村的空间布局和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