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3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教育   5795篇
科学研究   3006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627篇
综合类   594篇
文化理论   423篇
信息传播   8773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297篇
  2021年   515篇
  2020年   562篇
  2019年   639篇
  2018年   432篇
  2017年   848篇
  2016年   988篇
  2015年   1165篇
  2014年   1708篇
  2013年   1255篇
  2012年   1462篇
  2011年   1411篇
  2010年   1098篇
  2009年   1227篇
  2008年   1047篇
  2007年   846篇
  2006年   737篇
  2005年   649篇
  2004年   590篇
  2003年   481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7年11月11日24点,天猫以交易额1682亿元的破纪录战绩圆满完成2017年的购物狂欢节。本文以2017年天猫双十一晚会的语言符号为例,探究该晚会对仪式化营销的运用,进而对仪式化营销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一直非常重视结合微信公众号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体验。本文通过总结当前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提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中的五个问题,并从加强宣传推广、组建运营团队、增强与用户的互动、加强个性化信息服务四个方面提出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4.
现代高校由于高度信息化,信息量相当大,现代通信软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微信公众号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使用,极大地节省了师生们的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20,(5):80-90
本文将社交媒体视为媒介基础设施,以微信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开放与使用项目为经验个案,探索社交媒体研究的媒介物质性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媒介语境中的社交媒体具有平台化与层叠化特征。一方面,微信经由API所进行的媒介物质性实践,实现自身在互联网空间中的边界扩张,异质性主体(普通用户、第三方应用商、互联网巨头以及硬件设备与软件程序等)围绕微信API的接入、使用以及竞争形成了一个层叠化的传播实践场域;另一方面,微信通过API接入标准的定义,结合行业规范与政策规制等方面形塑了结构化的平台关系生态。平台化的运作逻辑时常会与微信的媒介基础设施属性发生价值层面的冲突,当平台的边界扩张受阻或者遭遇竞争时,微信往往会以强化接入标准、纠错补漏以及商业协商等方式处理自身与多元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文章认为,将平台与基础设施等概念引入国内的社交媒体研究,有助于拓宽或者转变社交媒体研究的理论面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跳脱主流传播研究将社交媒体定义和理解为内容生产与关系建构的技术媒介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6.
7.
文章从微信公众平台和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入手,对微信公众平台在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优势做了探讨,就河南地区本科院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服务的概况进行了调查,针对学科服务在微信公众平台中的现状做了总结和分析。最后提出了河南地区本科院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需要思考和注意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档案机构微信推文的行业辨识度是档案机构微信质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用例证法从行政性、文化性和娱乐化三方面分析了档案机构微信推文行业辨识度问题产生原因。基于议程设置原理对档案机构微信推文推送优先度提出建议,从"多推档案事"和"多用档案说事"两个角度提出解决档案机构微信推文内容行业辨识度问题的方法,融入历史主义思想和档案表征解决档案机构微信推文形式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在这个创新的时代里,各项工作都要有新举措,出版创新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出版工作的灵魂。目前,在出版创新的意识和手段上,我国大陆出版业与西方出版业甚至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加入WTO之后,出版的分销领域是受到冲击的经济领域之一,对于这个认识,出版界在加入WTO之前似乎已经就明确了。于是一些出版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自有的分销渠道,来抢占市场的终端客户。但多年来出版业的分销系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渠道的管理过程中碰到太多的问题,如利益冲突、分销效率、信誉危机等。目前这种模式已基本瓦解,而新的分销系统并没有成型。有一个现象也许特别值得关注,国内的出版业在自建渠道上特别舍得投入,而国外的出版公司似乎更多的是维护和管理渠道。显然这不是资金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这里面有对未来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