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281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1509篇
教育   39172篇
科学研究   26751篇
各国文化   473篇
体育   2506篇
综合类   2548篇
文化理论   627篇
信息传播   95062篇
  2024年   329篇
  2023年   1658篇
  2022年   1082篇
  2021年   1592篇
  2020年   2173篇
  2019年   1614篇
  2018年   762篇
  2017年   1576篇
  2016年   2175篇
  2015年   3468篇
  2014年   8113篇
  2013年   7725篇
  2012年   9689篇
  2011年   10666篇
  2010年   9735篇
  2009年   10174篇
  2008年   11335篇
  2007年   9498篇
  2006年   8319篇
  2005年   7744篇
  2004年   7761篇
  2003年   7184篇
  2002年   7099篇
  2001年   6214篇
  2000年   5197篇
  1999年   3332篇
  1998年   3114篇
  1997年   3085篇
  1996年   3177篇
  1995年   2754篇
  1994年   1987篇
  1993年   1531篇
  1992年   1212篇
  1991年   1051篇
  1990年   822篇
  1989年   1394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102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176篇
  1983年   194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8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意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图书馆智慧服务带来机遇与挑战,图书馆新系统平台建设刻不容缓。旨在探讨下一代图书馆系统平台发展现状及对策,为建设一流高校智慧图书馆提供实践案例与参考依据。[方法/过程]梳理图书馆系统平台发展脉络,在盘点现有的国内外下一代图书馆系统平台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南京大学为例,探索图书馆新系统平台的建设方案。[结果/结论]智慧图书馆将通过建设一体化电子资源管理平台并打造NLSP,提升图书馆资源管控和知识服务水平,构建开放共享的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2.
[目的/意义] 图书馆肩负着实施科普教育的法定职责,拥有品种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文献与信息资源的图书馆,在开展科普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图书馆科普教育起步比较早,200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但在图书馆业界,科普教育只是零星的点缀式服务创新探索,尚未成为常态化服务项目。在依法治馆、创新发展的新时代,寻求图书馆科普教育发展路径具有较强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 通过互联网、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对图书馆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状况进行调研,从基地等级、基地类型、基地数量、区域分布、有效期限以及认定依据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图书馆实施科普教育提出发展路径以供选择。[结果/结论] 图书馆科普教育应坚持基地建设与科普服务相结合、阅读推广与全民科普相融合、科普与游学并举等策略,走设施、资源、服务"三位一体"的持续稳健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3.
24.
25.
文章从微信公众平台和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入手,对微信公众平台在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优势做了探讨,就河南地区本科院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服务的概况进行了调查,针对学科服务在微信公众平台中的现状做了总结和分析。最后提出了河南地区本科院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需要思考和注意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27.
28.
“美丽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美丽城市”的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美丽城市更新建设的保证者,而美丽城市的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两者互动发展、共同促进。城市休闲体育的蓬勃开展离不开生态文明的推动与滋养,生态文明建设是休闲体育发展的至高境界,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提供了外在环境和内部动力。城市休闲体育通过亲近自然、绿色消费、健身怡情、协调“三生”等实际行动,起到了推动人居环境改善、拉动低碳经济增长、实现生命价值延展和促进城市休闲功能提升的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践行手段。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