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5篇
教育   6234篇
科学研究   376篇
各国文化   187篇
体育   540篇
综合类   220篇
文化理论   145篇
信息传播   1066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675篇
  2013年   802篇
  2012年   771篇
  2011年   861篇
  2010年   702篇
  2009年   683篇
  2008年   1069篇
  2007年   596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爱祖国"放在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要求的首位,强调"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深刻理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92.
两个“同样精彩”的奥运会完美谢幕了,但是它留给我们的丰厚精神文化遗产却永留人间。这遗产之丰厚和带动效应远远超出了体育竞技本身,延伸到了经济、政治、文化、思想领域;奥运对经济的带动效应是有限的,是可以用计算机算出来的,仃!它对中华民族成长道路上的心理冲击和历练,对涵养公民的理性思维、现代观念、创新意识,铸就新的发展理念,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却是巨大的、永恒的。人们从奥运精神中学习、借鉴的精神财富很多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向奥运学竞争,学习奥运竞争体现的公平、公正、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993.
人所共知,中华民族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常把教师比作父母,可见教师的地位之高,多么的受人尊重。那么教师为什么受人尊重呢?因为他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为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苦、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  相似文献   
994.
《老年教育》2008,(7):28-28
“不抛弃,不放弃”,这铿锵有力、悲壮坚定的口号,一直在震后的生命救援中支撑着人们的信念。这几个坚决得不容质疑的字,表现出中华民族在同胞遇难时守望相助、生死相依的伟大情怀。  相似文献   
995.
廖廓 《老年教育》2008,(4):26-26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许多孝敬老人的佳话传颂至今。  相似文献   
996.
舞蹈艺术在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她是一切表现艺术门类的美之源。她产生于劳动、战争及社会文化娱乐活动之中。这种  相似文献   
997.
曾经有位香港学人认为内地高考作文有内中无一忧民字的命题之弊。不过这说的可是过去,翻开今年的高考语文卷,一股关注苍生,正视民瘼的气息扑面而来。今年,中华民族经历了一系列的天灾,诸如春节期间中国南部的雪灾、5·12四川北部地区的8级强  相似文献   
998.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深化拓展民族精神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要求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拓展民族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999.
一首诗中说: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一有空就守候电视。我是在成都读的大学,天府之国是我生活过4年的地方……看到地震撕裂美丽的山川,毁灭鲜活的生命,看到从废墟中抬出来的逝者和伤者,我眼里就一次次地充满泪水。那些天,我的眼泪都快流干了。灾难无情人有情。我想起屈原的诗句哀民生之多艰,我觉得在2000多年后的今  相似文献   
1000.
刘立云是著名军旅诗人。他的诗来自生活最深处的挖掘,将与时代共振的军人的内心世界艺术地表现出来。他的诗经过细心打磨,呈现出优美的晶面。他的诗赋予语言的力度不在文字表面,而在质地本身。他的诗虽然写的是士兵.反映出的却是中华民族积淀已久、一旦显现便令人赞叹的精神。他的诗歌中深沉的思考总是和感情的火焰融为一炉,那灼热的内核,使人的灵魂感到欢悦和狂喜。他的智慧体现在吸取中外语言的精华时,很自然地就会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