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1篇
教育   323篇
科学研究   3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38篇
信息传播   1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51.
费正清作为美国中国学的奠基人,他的儒学研究虽然只是他中国研究的一部分,但是对美国中国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反过来影响着他的中国观。费氏本人一生关于中国研究的著作和评论颇多。他对儒家思想的基本认识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美国与中国》一书中。该书在经过修订和不断地补充之后,于1958、1971和1983年三次再版。在书中费氏清晰地勾勒和呈现出了他对儒家思想的基本看法,并且在该书的再版中增加了新的内容,尤其是儒家思想与近代中国以及发展中美关系等现实问题。本文以费氏的代表作《美国与中国》(第四版)为分析文本,从儒学视角下探析费正清对发展中关关系的阐释,使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和正确看待中关两国关系发展中所遭遇的文化冲突;同时对于中国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传统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并起着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2.
美国的政治体制和安排决定了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能够对美国外交政策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富布赖特在担任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期间曾主持参议院"越南听证会"和"中国听证会",向政府决策者和普通公众更全面地展示中国,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中国,他主持的听证会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富布赖特的"中国听证会"为中美关系解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3.
从过去一年中美关系历经波折又重归稳定的演变和布什政府对华政策调整的轨迹,可看到中美关系既有脆弱性,又有坚韧性.只要两国政府坚持从战略高度,积极发展合作,妥善处理分歧,中美关系的前景是广阔的.  相似文献   
54.
朝鲜战争对中美两国关系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朝战后,中美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变,由此两国关系进入长达20年之久的敌对状态,两国的外交政策也随之有了重大的调整.文章从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的两国关系的变化,分析了战争对中美两国关系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5.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步入正常化。中美关系实现根本性转折的基本因素是国际政治力量的变化。由于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和苏联的战略扩张,由于多极世界的出现、中国的成长及中越关系的变化,才使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6.
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当今世界已经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国家、民族的独立和自主意识并末减弱,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地区冲突、民族分裂仍然存在,影响国际和地区安全的各种因素十分复杂。各大国都在根据新的情况,制订新世纪的战略和策略,力争在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能在新的国际格局中占据主动有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57.
邓小平对新时期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提出了扫除中美关系正常化障碍的原则,开创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局面。尤其是他频繁会晤美国各界人士,为中美关系健康稳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极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从而促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8.
抗战胜利前后,中共认真考虑使中国成为沟通美苏之“桥梁”。美出于使中国成为“大国”政策,一度曾积极调处国共矛盾。但“大国”的实质是反苏反共之“屏障”,所扶核心只能是国民党,即使明知其必将为中国革命所推翻。面对“推翻”现实,美虽推出“灵活”政策,寻求与中共建立某种“承认”关系的可能,但囿于其顽固的意识形态,终不愿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并终将中共推向与苏结盟的“一边倒”轨道,尽管这是一个历史合力的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59.
中美关系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在“联合国”有着非常明晰的表现,中国在联合国创立时成为“四警察”之一,主要是抗日战争的贡献,但也得益于美国的“抬举”。美国此种“抬举”纯粹是出于对中国的利用,中国因美国的操纵而被排除在联合国门外工达22年之久的那段极不正常的历史就是有力的证明,中国恢复合法席位后,在联合国同美国霸权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但为了世界和平与发展,双方也有多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60.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周恩来根据中共中央的精神,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促使对台工作方针重点发生了转变。在当时提出“和平解放”的概念,在政治上是恰当的,有利于维护一个中国原则,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合法政府的地位和台湾问题的内政性质,有力地反击了“台湾地位未定论”和“两个中国”的论调;“一纲四目”是这一思想的精辟概括,为后来“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有利于缓和台海局势,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创造了条件,进而为维护太平洋地区和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