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75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4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去年11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姚民声向集团采编人员推荐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刊于11月13日《学习时报》上的《和谐需要什么思维方式》;一篇是今日早报的报道《羽西说音乐喷泉丢西湖的分》,刊于11月30日。  相似文献   
42.
王立新 《新闻界》2007,(2):18-18,51
新世纪之初,报业进入了新一轮的竞争。一些报业集团纷纷开始了跨区域办报,以扩张市场。2003年11月11日,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共同投资共同主办了《新京报》,开创了我国跨地域办报的先河,也开创了中央级媒体与地厅媒体联合创办报纸的先例。之后,北京上海等地也纷纷创办了跨区域的报纸《京华时报》、《东方早报》。一时,跨区域办报成了报业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43.
《出版史料》2007,(4):97-97
巴金的名著《家》最初以《激流》为题,连载于1931年4月18日至1932年5月22日上海《时报》,1933年5月改题《家(激流之一)》,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由此得以广泛流行,拥有广大的读者。  相似文献   
44.
创刊于2006年元旦的《扬州时报》推出“租报”举措,在相对平静的扬州报业市场中吹起了一层层涟漪。一时间“租报”看报成为广大市民街头巷尾的话题。“租报”无需支付任何押金,读者只需付低廉的租金便可。《扬州时报》有两种不同的租报形式,一是租阅完全版的时报,每月4元,全年40元;一是租阅其每个周四的《赢周刊》,每月一元,全年10元,并通过“小红帽”发行网络按时投递和回收,不给读者增加麻烦。这种新颖的发行模式在扬州是首创,在中外报刊史上也属罕见。通过数月“差异”的“入市”实践,《扬州时报》发行量节节攀升,现在直逼5万份,广告收入也比预期的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45.
史晓芳 《传媒》2003,(6):58-61
一 2003年5月31日是个周末.这天出版的<财经时报>一版头条的标题是"陷身问题贷款‘上海首富’确被扣查". 同一天,只有另外一两家全国性的财经类报纸比较详尽地报道了这一后来为海内外普遍关注的重大新闻.而<财经时报>是最早证实事件的主角周正毅已经被警方扣查的媒体.  相似文献   
46.
郭全中 《传媒》2007,(10):32-33
2007年4月,中国城市主流媒体联盟启动,该联盟由《南方都市报》、《京华时报》、《半岛都市报》等12家中心城市的主流报纸联合组成,联盟成员单位将在资源共享利用、形象宣传服务、召开年会和讨论会、广告资源互换、各主流城市主流媒体见证和发展倡议等方面,打造一个跨区域的互补、互惠、共赢的合作平台,力求产生"1 1>2"的效果.  相似文献   
47.
邓涛 《青年记者》2007,(11):15-16
走过三个阶段 中国的经济类媒体是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为经济类媒体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土壤。全国现有专业经济类报纸170多种,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市场报》、《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华工商时报》等为代表。  相似文献   
48.
资本运作中的体制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全国报业创新与发展峰会”于12月4日至5日在浙江宁波举行。峰会邀请我去作一个演讲,谈谈大家现在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报业的资本运作。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还好,我对资本运作应该说有深入的实践和较多的思考。京华时报是中国报业最早进行资本运作的报社之一,也是中国报业资本运作的一个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49.
肖霞 《新闻窗》2009,(4):124-125
随着现代传媒业的飞速发展,被称为传媒痼疾的虚假新闻不时出现,且造假的手段多种多样。例如2008年9月11日,《京华时报》刊载题为《招行投资永隆浮亏百亿港元》的消息,由于该报记者对香港永隆银行的股价数据采集有误,得出招商银行浮亏逾百亿港元的错误结论,造成报道严重失实。该报道成为招商银行当日股价暴跌的诱因之一,并带动银行股板块整体下跌,当日招行A股流通市值损失127.5亿元,H股下跌5.16%。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是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探讨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对于遏制虚假新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0.
《中外文化交流》2009,(12):12-13
10月16日,法国《欧洲时报》评论指出:随着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欧洲5国访问的展开,欧洲大陆掀起一阵又一阵强烈的中国文化旋风,这股旋风光彩四射,魅力无穷。短短数日,如此多的中国文化活动在欧洲大陆展开,且内容丰富,色彩绚烂,参加人数众多,参展规格甚高,不仅属于中欧交往史的首次,且在国际交流中亦属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