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篇
教育   134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7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过程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京师同文馆则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开端。而就在这个开端,中国的教育变革就埋下了“惰性”的种子:不到危难深重决不愿变;根本思想难以转变;思想不变导致变革流于表面化、简单化。在中国今天的教育变革如素质教育改革中,这种“惰性”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这不能不引人深思与反省。  相似文献   
102.
作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运动中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外国语学堂,京师同文馆开设了一系列与中国古典人文教育殊异的课程,首次将西方先进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引入中国的课程体系。从历时角度看,该课程体系经历了初期和中后期两个阶段,即单纯学习语文的阶段和语文、科学兼学的阶段,这两个阶段各有特色。虽然该课程体系需要不断完善,但对不少其他新式学堂起到了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缪荃孙与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一字筱珊(又作小山),晚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人.清光绪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清史馆总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学者、藏书家、校勘学家、金石学家、版本学家和目录学家,是我国近代图书馆的创建人之一,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录载了笔者新发现的中国创办图书馆的早期重要文献《京师图书馆拟定章程》,并根据笔者的粗略研考,对该《章程》的源流、可能的拟定参与人,作了抛砖引玉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5.
京师同文馆成立于1862年,是近代中国由政府兴办的第一所新式外语学校,包括英文馆等外语教学机构和天文学馆等西学教学机构。《八年课程表》是京师同文馆草拟的一个"由洋文而及诸(西)学"的学习进度表,其本质是为"诸(西)学"教育,而非外语教育。《八年课程表》的招生对象,系从英文馆等外语专业借调学生,这与科甲正途出身的官员学者不能适应"诸(西)学"教育有关。《八年课程表》的出台,体现了140余年前近代中国在西学教育中盲目求广、求快的心态,试图以有限时间追求诸多西学专业的全面教育目标,违背了科学教育的客观规律,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八年课程表》最终没有实施,"诸(西)学"教育实际上朝着专门化、长期化的方向发展。部分学术成果以未执行的"诸(西)学"教育《八年课程表》,对京师同文馆的外语教育,做了过多的解读,颇值商榷。  相似文献   
106.
创办于1902年的京师译学馆是中国近代第一家创建有英语专业的高等教育机构。在清末诸多教育家、实业家的支持下,学馆凭借全国领先的师资资源和课程管理,为中国近代化事业培养了大量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107.
正教育的趣味,很可能正在于没有一种教育学能告诉我们,学生的内心在想什么。反思从教之初的工作失误,往往是操之过急,总以为学生出的问题和犯的错误,都是教师的责任;我所忽略的,是每个学生都在思想,而我作为教师,没弄清他们究竟在想什么。后来逐渐认识到,我只是学生十多年成长路上遇到的一名教师,我的作用是有限的。然而,学生希望每个老师都能成为了解他们的人。了解学生,是教师要履行的教育职责;如何了解学生,则是对教师知识和智慧的检验。那些年,下  相似文献   
108.
张羽军钮秀①张翚,字羽军,一字舒采,吴县人。工诗善琴,而豪于饮。性善交游,重然诺,即利害无所避。年十八,从其父游于京师。闻旗人有法宝者,才而好士,以诗谒之,一见倾倒。宾于家,礼意优渥,往来酬唱者半载。翚父促归,宝以五百金为赠。  相似文献   
109.
杨海燕 《兰台世界》2012,(12):63-64
京师图书馆成立于清代末年,在民国时期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在当时社会各界多位知名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馆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1998年,曾经的京师图书馆更名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并在国家建设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活跃于晚清政坛的奕(诉),为了使清王朝摆脱困境,谋求自强,适应当时对翻译、外语和外交人才的需要,奏请创办了京师同文馆,来学习西方语言文字,此后又通过添设天文算学馆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是奕(诉)率先吹响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号角,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并对中国近代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