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78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教育   35911篇
科学研究   2239篇
各国文化   175篇
体育   987篇
综合类   1434篇
文化理论   314篇
信息传播   5566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446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569篇
  2020年   650篇
  2019年   614篇
  2018年   363篇
  2017年   680篇
  2016年   812篇
  2015年   1450篇
  2014年   3508篇
  2013年   2905篇
  2012年   3565篇
  2011年   3879篇
  2010年   3427篇
  2009年   3480篇
  2008年   4166篇
  2007年   3195篇
  2006年   2641篇
  2005年   2407篇
  2004年   2290篇
  2003年   1725篇
  2002年   1293篇
  2001年   830篇
  2000年   580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11.
112.
基于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汉语言,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它情趣盎然,意蕴隽永,充满人文的内涵.与国人生活的具体文化情境、情态和情致须臾不可分离。一句话,汉语言永远离不开我们民族生活的经验。然而,多年来,中国儿童的语言学习多拘泥于书本的学习,忽略了语言融于生活的美妙。  相似文献   
113.
师生冲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时有发生。师生冲突的原因在某种程度是由于教师滥用职权。当学生权利受到侵害时候,学生很容易与教师进行公开的对抗。这种冲突一般具有破坏性,是师生关系非理性的一种表现。理性师生关系的重构,需要增加师生关系中的理性成分,减少非理性成分。  相似文献   
114.
"人文奥运"思想的历史追溯及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连生 《体育与科学》2005,26(1):40-42,75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综合分析等方法从人文的视角审视奥林匹克运动历史的发展,认为“人文奥运”拓展了蕴含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人文思想的适用范围,从现代社会更广阔的层面上提出了人文的问题。“人文奥运”的思想突破了奥林匹克运动人文理念的适用范围,在人文内涵上有所丰富的创造和发展。奥林匹克运动虽然从一开始就包含着人文思想,然而自觉地从人文的视角审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当属中国2008年北京奥运。“人文奥运”的提出既涉及体育伦理的思想理念,也涉及经济全球化中的文化问题。这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结合和建设奥林匹克运动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世界性文化体系,都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5.
对新时期中国体育社团建设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完成中国体育体制改革必须进行体育的社会化,这是新时期中国体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是解决新时期我国体育社团建设问题的途径。定位中国体育社团的社会化路径,打破体育社团与政府职能错位的旧体制,使得权利在政府与社会间“回归自然”,在促进中国体育事业中发挥出作用。  相似文献   
116.
杨春元  赵来安 《体育与科学》2006,27(3):79-82,86
现代体育教学正从学科中心论向人本主义课程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已难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极需丰富和发展。本文拟对体育人文教学作一探索,提出体育人文研习型教法的观点,并从太极拳入手探讨了这一教法的价值取向并对其作用和意义作了简要的归纳。  相似文献   
117.
舒婷的诗歌以其对“爱的世界”的理想与渴求,对“人的尊严”的倾诉与提升,以及其形式的现代化而拥有众多读者。本文主要阐释了舒婷诗歌中充满的人性、人道主义和爱,以及对女性独立人格和命运的关注,旨在发觉其诗歌中洋溢着的浓郁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8.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水平已日渐成为其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文教育对于倾向于实用技术教育的高职学生来说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保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结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优化人文教育的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构建富有职业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发挥潜在的育人功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人文素养等策略,才能切实改变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9.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面对竞争、压力和挫折的思想武器,因此也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学校教育的高级目标,同时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条可探索的途径。民办大学的人文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一定的社会和个人责任感、积极的人生观等,提高学生就业乃至生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0.
艺术课程是课改实施的一门新课程。作为一门人文课程,它不是单纯把艺术作为一种谋生技能传给学生,而更强调艺术的“教化”作用,它没有明显的功利性。因此,我们艺术课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强化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之间以及这些艺术学科与其它人文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各方面的学习形成一种互补互利的生成关系,特别是综合艺术课更要注意把握好人文主题与艺术知识技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