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1177篇
科学研究   569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83篇
综合类   118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143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李洁 《当代传播》2002,(2):42-44
提出的学理概念,泛指调整因新闻内容侵害公民人身权利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③。我国的新闻侵权法是在总结十年动乱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82年《宪法》第一次规定了公民的批评权和建议权以及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害,禁止侮辱、诽谤和诬陷。这成为新闻侵权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具体讲,可按四个阶段考察我国新闻侵权法的形成与发展。1980年颁布(刑法》。该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要处以相应的刑罚。这是我国首次立法惩处诽谤侮辱,可谓新闻侵权法的滥筋。《民法通则》于1…  相似文献   
22.
编辑怎样使用新著作权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著作权法就像一个难产的婴儿,几经周折,在各界的关注下,终于在2001年10月27日诞生了.这是我国为迎接人世而修订完善的一部重要法律.虽然,我国在加入WTO的一系列多边和双边谈判中没有承诺完全开放出版业,特别是没有完全放开编辑出版环节的市场准入,但我们也可以从新旧著作权法的比较中看到出版业与国际接轨的趋势,而且保护是暂时的,开放是必然的,作为出版业主体的编辑人有必要认真研读新著作权法,切实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3.
24.
李勇 《声屏世界》2003,(5):29-30
新闻记者和新闻单位作为舆论监督主体,频繁活跃在现代社会,在社会发展中功不可没,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国法律没有对舆论监督主体行为、权利义务等提供专门的《新闻法》,使得新闻监督主体的行为性质介于“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之间,这种行为的不确定性,使得舆论监督行为与普通民众个人行为难以区别,其结果:新闻记者的人身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权得不到落实,新闻侵权案件中,舆论监督者败诉容易胜诉难……,这种现实与现代社会新闻产业发展的态势,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25.
26.
27.
王斌 《声屏世界》2003,(9):30-31
新闻侵权归责问题的实质,是如何确定新闻侵权的责任主体和归责原则。同时,这也是审定新闻侵权的首要任务,更是新闻侵权法所规范和调整的目标之一。 新闻侵权的责任主体 如何确定新闻侵权的责任主体?目前,在法律界和新闻界众说纷纭。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1)起因说。  相似文献   
28.
孙壮 《新闻实践》2008,(7):59-60
最近几年,新闻侵权案的数量不断上升,媒体常常为之焦头烂额。如何避免新闻侵权案的发生,学理上的研究较多,但通过大量案例分析解读相对较少。这种现状,既与研究者本身习惯坐而论道有关,也因为不少媒体一旦涉案,自我曝光的勇气便大为减少,研究人员也缺少了相应的素材。最近,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的法律顾问出版一本专著——《我为南都打官  相似文献   
29.
期刊投稿人侵权违约行为剖析高亚森一、三种侵权违约行为:1、剽窃、抄袭别人作品,投寄发表“非创作”文章。我国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必须是以一定“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据了解,目前有不少期刊常常收到一些“非创作”作品,...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