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99篇
科学研究   13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文献信息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2.
社群信息学包含的三个独立工作空间——信息技术空间、知识空间、信息共享空间,与数字时代环境下档案工作者在处理人、技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致力于信息的形成与共享,实现信息权利与公平方面具有较大的契合性.基于社群信息学空间视角拓展档案工作空间,文章提出四种方式:社群外部知识空间构建——应用社群战略,拓展服务空间;社群内部知识空间构建——聚焦边缘社群,行使档案权利;社群技术空间构建——创建虚拟社群,创新服务模式;社群信息共享空间构建——全人类社群观,保存人类记忆.  相似文献   
123.
国内外消费者健康信息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意义] 旨在梳理医学信息学的分支——消费者健康信息学(CHI)领域的研究文献和研究进展,发现该领域的研究弱点与空白点。[方法/过程] 采用文本编码的方式,从CHI的范畴界定、健康信息生命周期中的典型阶段考察文献中的研究问题、变量关系等。[结果/结论] 从研究对象涉及到的技术、消费者、使命、目标、任务、学科属性等角度分别综述其界定,并提炼出一个较有解释力的内涵;依据文章界定的CHI内涵,依次梳理消费者健康信息需求、搜寻、获取、接受、利用和评价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素等。  相似文献   
124.
李世娟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6):143-149
[目的/意义]电子健康会议(eHealth)在国际健康信息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本次会议相关研讨主题的总结,以期为国内健康信息学的研究带来启示。[方法/过程]在葡萄牙丰沙尔举行的eHealth 2016会议,共收录研究长论文(full paper)20篇,此外,还收录了部分短论文、思考论文和海报等。通过综述这些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结果,展示欧洲主导的健康信息学研究的现状、新兴领域和发展趋势。[结果/结论]第八届国际电子健康会议作为健康信息学领域重要的学术会议,所涉及的主题涵盖了当前健康信息学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的最新成果,能够代表国际上此方面学术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前沿。随着电子健康(eHealth)和移动健康(mHealth)的发展,"赋权消费者"已成为此领域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5.
农民数字化贫困的结构性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基于丰富的田野研究数据、经验和理论,界定了数字化贫困的范畴,提炼出数字化贫困的八个核心要素,即数字化物质实体、数字化服务、数字化心理、数字化能力、数字化努力、数字化社会规范、数字化社会支持和数字化影响。根据数字化贫困现象的典型特征,以八个核心要素为维度识别并描述了中国农村社会中常见的数字化贫困人群:物质匮乏者、数字化文盲、脆弱的贫困者、孤独的贫困者、懒惰的贫困者、抵触的贫困者、徒劳无益者以及数字化赤贫者。在界定结构性贫困的前提下,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政治资本作为四个结构性强的成因,并依据田野数据论证其存在的事实,分析它们对上述常见的不同数字化贫困类型的多重作用机理。本研究强调数字化贫困的个体性成因不容忽视,但更需要关注结构性成因,并对如何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脱贫提出战略思考。表3。参考文献29。  相似文献   
126.
1研究目的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如何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作用,管好、用好校园网,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了每个学校研究的新课题,现在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学校网管强则学校网络应用好。因此,建设好学校网络管理队伍对于促进农村中小学落实有关信息化目标,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7.
刘晓敏 《情报科学》2002,20(4):345-348
信息与教育活动紧密相连。本文将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现象作为教育信息学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区分为教育信息的微观领域--教学信息的传播,以及宏观领域--教育管理与科研信息,探讨了这两个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8.
20世纪后半叶至21世纪初,人类知识在信息领域出现了比较集中的增长和分化,形成了明显的信息相关学科群。面对新兴信息学科的挑战,本世纪的世界图书馆信息学(LIS)界主要采取了淡化自身独特性、强调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策略。本文在质疑这一策略的基础上,旨在围绕彰显学科独特性实现三个目的:①梳理图书馆学和LIS共享的基础概念体系;②从上述概念体系出发,推导出与之相适应的学科逻辑架构;③从上述逻辑架构出发反观从传统图书馆学到LIS的历史轨迹,反思这一发展过程的内在必然性和不彻底性。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建立在推理和对史实的思考之上。梳理出了包括数据、意义、知识、信息、文献、社会交流系统、图书馆、信息用户在内的学科基础概念,推导出由信息有效查询和有效获取相关问题主导的三层次(哲学相关理论、科学理论和技术)学科架构。从LIS的逻辑架构反观从传统图书馆学向LIS的演化轨迹,可以得出若干重要启示,包括:融贯的LIS比传统图书馆学更接近于这一逻辑架构,因而更适合作为统一学科立足于信息学科群;淡化自身独特性的发展战略有可能导致LIS更加偏离自身的逻辑架构,甚至有可能导致其解体;而一旦LIS解体,传统图书馆学的独立存在价值也难免受到削弱。与淡化自身独特性的发展策略相反,本文认为,通过在新信息环境中凸显自身独特性、重新定义信息有效查询与有效获取的含义,LIS有可能在维护自身统一性的前提下,拓展发展空间,并奠定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稳固基石。图5。表1。参考文献56。  相似文献   
129.
马丽娜 《高中生》2011,(9):46-47
有些专业,光从其名称上并不能看出其确切的学习内容和研究方向,因而学生容易弄错其所属的专业类别。  相似文献   
130.
我们伟大的祖国很快就要迎来她的60华诞了。作为只有31岁的青年信息技术教师,我的确可以称为祖国的儿子。回顾自己8年来的从教经历,感觉自己是随着祖国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学的普及不断成长的,是在信息学竞赛这个培养优秀特长生的平台上不断的学习、创新而成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