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924篇
  免费   1479篇
  国内免费   2981篇
教育   647274篇
科学研究   45824篇
各国文化   531篇
体育   11899篇
综合类   18595篇
文化理论   2261篇
信息传播   73000篇
  2024年   2626篇
  2023年   10376篇
  2022年   8359篇
  2021年   10890篇
  2020年   10580篇
  2019年   11069篇
  2018年   5534篇
  2017年   10074篇
  2016年   12352篇
  2015年   21681篇
  2014年   56693篇
  2013年   46992篇
  2012年   57760篇
  2011年   63293篇
  2010年   55613篇
  2009年   56631篇
  2008年   61315篇
  2007年   49220篇
  2006年   40625篇
  2005年   37979篇
  2004年   37594篇
  2003年   35404篇
  2002年   30053篇
  2001年   24420篇
  2000年   19684篇
  1999年   6011篇
  1998年   4058篇
  1997年   3005篇
  1996年   2581篇
  1995年   1914篇
  1994年   1523篇
  1993年   1014篇
  1992年   777篇
  1991年   525篇
  1990年   443篇
  1989年   406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8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9篇
  1950年   9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112.
113.
[目的/意义]旨在分析协同搜索用户在信息搜索任务过程中的交流内容与模式,从而理解协同搜索用户的关注重点与搜索过程。[研究设计/方法]基于书籍交互检索平台(CLEF-Social Book Search)设计实验,共招募18名被试完成两种搜索任务,通过录音记录对话并对其进行编码和分析,总结交流内容特征和模式。结合任务类型、认知类型组合、服务器记录的搜索交互行为日志以及问卷收集的搜索体验进行了探索分析。[结论/发现]从交流内容上看,协同搜索用户主要理解与评判书目信息、商讨搜索任务计划;比起认知类型不同的用户,相同认知类型的用户在操作交互方面交流更多,在评判决策方面交流较少。交流模式依据讨论内容比重可分为理解评判型、评判主导型、均衡交流型三种,评判主导型用户的任务完成满意度最高。[创新/价值]协同搜索用户的交流反映出搜索过程中需要与同伴商讨协同的焦点,也是需要系统提供协助的重点,给协同搜索系统设计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针对协同搜索的交流内容设计的编码系统对相关的协同交流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4.
本文就江西省红色文化视域下的高职生红色文化认同展开分析,认为高职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度不高,进而影响到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认为解决当前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一是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特色教辅材料相结合,二是增强学生的红色文化的情感体验,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红色主旋律。本文旨在通过有益的探索和讨论,为推进高职生红色文化认同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5.
美德的产生需要行为合宜、同情得宜、激情适宜三个条件同时满足,而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则没有对上述内容给予足够重视,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高校大学生美德教育应依据美德产生的三个条件展开。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6.
117.
电影作为当今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之一,有很强的价值引导功能。主旋律电影往往承担着传递国家意志,反映党和国家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具有很强的引导价值。高校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传播基地,是教育和培养祖国新一代知识青年的重要场所。互联网+时代,受外来思想文化传播的影响,许多90后乃至00后大学生思想信念不够坚定,在面临重大价值抉择的时候仍然有很多不成熟的表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主旋律电影的特殊教育价值,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出新的切实可靠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8.
119.
12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在享受父母提供的优越物质条件的同时,随时随地都面临着潜在的、未知的危险。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生面临生命危险的现状,明确小学科学课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