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28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贯彻落实总局总体部署,全面做好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称十一运会)的反兴奋剂工作,国家体育总局在认真总结北京奥运会反兴奋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十一运会的反兴奋剂工作。  相似文献   
52.
1959年,首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就此开启了新中国竞技体育事业的腾飞序幕。无数体坛精英从这里走出,迈向世界舞台,这其中就不乏网球健儿——有些我们耳熟能详,有些或许早已淡忘。  相似文献   
53.
《游泳》2009,(6):20-23
一、基本情况 1 参赛项目、队伍、人数及年龄状况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跳水比赛于10月3日-12日在山东济南新建立的游泳跳水馆举行。比赛共设12个项目,即男子1米板、男子3米板、男子10米台、男子双人3米板、男子双人10米台、男子团体;女子1米板、女子3米板、女子10米台、女子双人3米板、女子双人10米台、女子团体。  相似文献   
54.
《中国体育教练员》2009,17(3):21-21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运动员反兴奋剂参赛资格准入制度已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实施,此举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反兴奋剂条例>和落实总局十一运赛风赛季和反兴奋剂工作要求,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本的原则,提高运动员及其辅助人员自觉抵制使用兴奋剂的能力,将反兴奋剂关口前移,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保证运动员千干净净参赛和十一运会的圆满举办.国家体育总局于7月14日举办了十一运会运动员反兴奋剂参赛资格准入制度培训班.  相似文献   
55.
雨蒙 《集邮博览》2008,(9):74-75
第十届全国运动会2005年10月12日-23日,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江苏南京举办。十运会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雅典奥运会上实现运动成绩新的历史性突破,进入北京奥运备战周期之际举行的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体育赛事,是各运动项目在2008年奥运会前的一次重要练兵。  相似文献   
5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来获取分析研究的理论依据,运用经济学、体育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以第十届全国运动会赛事市场经营开发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十运会赛事市场开发的主要概况,对十运会赛事市场开发的突破与创新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以十运会赛事市场开发为调研个案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今后体育赛事市场商业化运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7.
“和谐中国,全民全运”是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办赛主题,这个主题定得好。  相似文献   
58.
《中国体育教练员》2009,(3):F0004-F0004
第11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09年10月16—28日在山东省举行,共设33个大项、360个小项,除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等项目分别在辽宁省和吉林省举办外,其他项目都在山东省举办。  相似文献   
59.
作为北京奥运会前的最后一次预演.10月12日~23日在南京举行的第十届全国运动会被当地政府.体育界、媒体包括普通百姓投以极高的关注。这个历届投资最大、参赛人数最多、历史意义深远的全国最高级别的综合性运动会.江苏省竭尽全力的承办有目共睹,但一系列违背了体育精神的丑闻也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在江苏南京的15天里.发生的问题几乎囊括了当今体育圈的一切丑态,黑哨,偏哨.斗殴、下跪.内定冠军,  相似文献   
60.
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十运会”)在江苏南京举行,这次运动会是我国第一次采用申办形式确定承办单位的综合性大型运动会,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对全国竞技体育水平和办赛能力的一次大检阅、大练兵、大演习。在这次十运会的宣传报道中,作为江苏省党委机关报的《新华日报》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为指向,采取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环境宣传相结合,宣传十运会与宣传江苏相结合举措,报道导向正确、内容丰富、形式生动、发稿及时,起到了传播信息、鼓动群众、营造氛围的良好作用,为十运会的圆满成功作出了不可缺少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