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585篇
科学研究   179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51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4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在东西方的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属性一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在西方,随着经济生活中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变迁,教育表现出"私益性"、"公益性"与"准公益性"的变化。在中国,建国以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商品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教育的属性也不断地从"公益性"向"准公益性"方向变化。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期,要促进教育的发展,必须协调好国家、市场和教育三者的关系,建构为教育服务的宪制政府、服务政府、有限政府,培育为教育服务的有序市场,促使教育成为"第三部门"。  相似文献   
992.
“新教育实验”坚持实践性原则、公益性原则,着眼过程,注重发展,重视操作,强调行动性、开放性与生成性。我们提出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实验的价值取向是“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新教育实验”在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五个基本观点,1、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2、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3、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4、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5、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  相似文献   
993.
在分析淄博市科技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淄博市科技资源配置和共享中存在的不足,提出 可行的改进方案和建议。淄博市应从强化意识、政府引导、人才建设和经济调节几方面重点改进,同时把握好“科技 资源共享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是一段时期内区域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最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994.
最近,山东省肥城市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启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从培养21世纪的有崇高理想和竞争实力的创新人才的高度来认识这一活动的重要性,广泛动员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并把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把活动纳入教育教学之中。这项活动坚持“三个原则”,即普及性与公益性原则;面向大多数学生,重在参与,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校制宜的原则。同时,正确处理教学与活动、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坚持以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为中心,创新与实践用为教学内容的补充与拓展,服从、服务于教学工作。坚持以普及为主,面向大多数学生。  相似文献   
995.
教育与资本市场相结合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教育能否营利。在教育过程中同时进行了教育服务和人力资本两种生产,对教育的生产性投资是按资本的运作方式投资生产教育服务,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都可以投资生产教育服务并取得收益。但这并不完全是建立在增加学费的基础上的,受教育者只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之一。资本寻利性与教育公益性并不是必然对立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教育服务生产都能实现教育的公益。但这需要政府对营利性的资本的适当引导,并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如强调政府的教育消费职能等。  相似文献   
996.
高等教育是既具有公益性又具有盈利性等多重属性的统一体。在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到底如何充分体现盈利性,笔者就此提出了高等教育补偿性盈利的观点,即在发展高等教育时要特别注重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协调统一,不得本末倒置,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会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97.
高等教育产业化不能和商品化划等号,它并不排斥教育的公益性,它是产业性和公益性的统一,因此,它仍具有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社会主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但教育的发展总受到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因此现阶段高等教育办学的具体目标和宗旨是为我国各行各业,各部门培养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高等教育实现产业化是实现这一具体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所以,教育产业化与教育最终目标是辩正统一的。  相似文献   
998.
《大连大学学报》2020,(4):125-131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取得了长足发展,社会力量参与率快速增长,但却面临着长者获得感不强的质疑。在对广州市长者"大配餐"实践观察的基础上,发现居家养老服务主体多元责任不清,社会资本有参与但未成为供给主力;居家养老服务地域覆盖面广,但供给总量不足、内容错位,形成舆论宣传和服务实际获得的巨大反差。居家养老服务可获得感的提升,关键在于社会力量真正成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承担者,社会资本成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主力,形成居家养老服务共建共享机制。要使社会力量成为居家养老服务主力,就要厘清公共服务市场化本质,统一公共服务市场化相关政策,健全家庭扶助政策及措施,以正向激励社会力量增加公益性服务,挖掘专业型养老服务志愿者潜力,完善多元供给衔接机制,形成养老服务闭环式循环。  相似文献   
999.
当代语境下宏观政策的推动、教育主体的互联网化、智慧校园的技术支撑、教育资源的网络拓展使得"互联网+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可能。"互联网+"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决策、教育评价、教育资源等方面正在发生积极的变革,但碎片化学习方式、人机对话学习途径、个性化学习研讨模式、虚拟实验实训模式等的固有缺陷制约了"互联网+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高等职业教育"不能背离教育的公益性本质,需要平衡资本逐利性与教育公益性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学术界对社会保障的伦理道德功能的忽视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把社会保障置于道德谱系中进行考察,从文化根源、对象和内容等方面去分析和强调社会保障的伦理道德功能和意蕴,会有助于提升我们对它的意义的认识层次。不断发掘人们心中的文化道德资源,才能不断构筑人们对它应有的理解层次的道德平台,社会个体也会因此而凸现在生命的存衍中所固有的尊严和本真意义,这必将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