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1篇
教育   6263篇
科学研究   642篇
各国文化   222篇
体育   1177篇
综合类   121篇
文化理论   169篇
信息传播   276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546篇
  2013年   577篇
  2012年   774篇
  2011年   1255篇
  2010年   1118篇
  2009年   967篇
  2008年   869篇
  2007年   767篇
  2006年   1225篇
  2005年   1084篇
  2004年   351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328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影响最大、使用最广泛的一部文献分类法.它不仅为我国各级各类型图书馆、信息部门广泛使用,而且在各类数据库乃至互联网中也得到了应用.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初以来,随着国家标准<中国标准书号>(GB/T5795-1986;GB/T5795-2002)、<图书在版编目数据>(GB12451-1990;GB12451-2001)的颁布实施,我国许多书店开始使用<中图法>陈列图书.然而因营销理念、图书品种以及读者需求等原因,书店的图书分类与图书馆的图书分类毕竟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82.
位于上海金陵东路的恒源祥商厦的大厅里,伫立着一位老者的半身铜像,他,就是上海滩被称为绒线大王恒源祥的创始人沈莱舟.老人用他那深邃而又慈爱的目光关注着恒源祥近80年的发展,深情地抚摸每一个恒源祥人的心灵,同时,将我们带入了20世纪初叶那波谲云诡的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83.
关于大学生利用网上科技文献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因特网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等出版物开始进入网络化、电子化和虚拟图书馆的时代。但因特网上的科技信息资源极其丰富,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里寻找对自己有用的科技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对因特网上科技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查找工具有较深入的认识。因此,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上科技献的出版、利用与评价”研究课题组于2005年8月至10月间在全国部分省市地区展开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84.
中国广播媒介的产业管理与创新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广播媒介接连受到电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冲击,而报纸.户外广告等广告载体的发展又让商业广播赖以生存的广告收入锐减。不过,广播媒体并没有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束手无策.通过充分拓展其媒介特征,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广播业在当下纷繁复杂的媒体行业中找到了新的位置,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高潮。  相似文献   
85.
副刊,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引领大众文化的辉煌、90年代删减让位于新闻版面的黯淡后,在21世纪初,又重新成为报纸的一大聚焦点。因为市场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删减甚至撤消副刊,并无助于提高报纸的销售量。相反,自成风格的副刊和对焦点问题的深度报道一样,永远是体现报纸含金量的  相似文献   
86.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新浪、搜狐、网易、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内重要网站的崛起,网络新闻开始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网络传媒的虚拟性,网络容量的无限性,致使大量的新闻信息通过互联网爆炸式地早现在人们面前。在大量新闻信息中,网民如何找到自己关心的新闻和信息,网络编辑如何使自己编辑的新闻和信息吸引网民的“眼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编辑的标题制作水平。  相似文献   
87.
《都市女报》创刊于2001年9月24日,周一到周五出版,每天24版,双面彩色印刷。2002年年底,实现广告收入400多万。2003年,实现广告收入800多万,进入盈利状态。2004年,实现广告收入1000多万。2005年,广告收入达到近2000万,实现利润可观。  相似文献   
88.
邓绍根 《青年记者》2006,(19):74-76
自1815年8月5日,第一份华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问世以来,华媒体历经近200年的雪雨风霜,先后有4000多种华传媒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茁壮成长。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世界各地华传媒为共谋发展,逐渐加强联系,以协会的形式相互协作,共同推进世界华传媒的发展。进人新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华传媒作为世界新闻传播体系中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化奇葩,在传承中华化、凝聚民族精神、加强华侨华人与祖籍国的联系中发挥了独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出现了协作化合作加强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89.
2001年7月29日,《农业科技报》在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正式面世。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示范区党工委主办的一张涉农报纸,虽生逢盛世,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其时,全国报业竞争如火如荼,农科类报纸前景堪忧。她的面世引人关注。五年,这张以服务“三农”为办报宗旨的涉农报纸终于不负众望,成为涉农报业的一朵奇葩。五年,《农业科技报》在示范区党工委的亲切关怀下,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报纸由当初的对开四版黑白报纸发展成对开八版彩色大报。报纸发行范围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发行量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总量跃居全国涉农…  相似文献   
90.
在曾三同志(1906年——1990年)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有幸看到两篇他创作于晚年的诗作手稿(实物现收藏于武汉市汉阳区档案馆)。诗稿系以蘸水软笔书写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件汇编》的前衬页和扉页反面空白处。两首诗分别为对我党重大历史转折的回顾和退居二线时的自我勉励,不仅让我们看到76岁的曾三老人对党的事业仍然有着执着的信念,也让我们读到他那份谦虚谨慎和严于律己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