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3篇
科学研究   3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0 毫秒
21.
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复习的重要一环。复习时的练习要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误区、重难点、疑点来设计,题目必须精心选择,要有一定的基础性、启发性、代表性、综合性,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理解,完善知识体系。一、看图填数  相似文献   
22.
数学概念教学为了让学生在掌握和学会应用概念的前提下,能对获得概念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数学方法和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好,新课标特别强调对教学中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很显然,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莫过于数学概念,其也是学好数学知识和  相似文献   
23.
李诗家 《课外阅读》2010,(12):74-74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无疑强调了“多读”对文章内容理解的作用。然而,在教育不断发展并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很多老师认为,“读读诵诵”的教育时代早已过去了,当今时代应当推行的方法理应是“精讲多练”。笔者认为,“精讲多练”的确重要,但提倡“多读”、“读读诵诵”的朗读教学法仍然不能忽视。很多东西,看一两遍,乃至三五遍,难于理解,但反复诵读,甚至达到熟记成诵,那就会是另外一种结果了。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极其重要的一环,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4.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教师应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水平。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笔者长期从事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总结了以下有效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5.
对于高中古代传记类课文而言,其主要以散文形式居多,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每年高考的重要内容。但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掌握阅读学习的方法要领,造成学习效率不高的结果。本文对古代传记类散文阅读的教学方法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意在强化学生深度阅读的能力,以期对教师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6.
运用系统方法探索竞技体育的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西淋  王宏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46-1147,1150
在探讨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系统科学方法的作用的基础上,探索竞技体育的复杂性.分析了竞技体育参赛结果系统内部的三元结构,并对竞技体育系统复杂性结构的四维视野进行了探索.认为运用系统的思想审视竞技体育的结构和功能,是系统论方法在体育领域的实际运用,将体育与其它社会文化现象并行陈列并予以横向分析,进一步加深对竞技体育训练和参赛的规律性认识和理论升华,从而更有效的反馈到指导实践的行为过程中.  相似文献   
27.
我们亲眼看见的、或者是从电视、网络等媒体听到的有关浮力的应用实例很多,而了解"浮力"在这些事物中的实用,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浮力"这一难点知道的加深理解,并能强化提高学生灵活处理实际总是的能力.  相似文献   
2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1]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  相似文献   
29.
赵挚 《湖南教育》2007,(1):27-27
一、在突出课文重点、突破难点处,采取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互动,记忆深刻。  相似文献   
30.
张辉 《学周刊C版》2015,(1):162-163
阅读教学中,围绕文本搜集相关信息,通过拓展阅读将文本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境中,重构文本语境,引导学生在扩展与延伸、联系与比较中去发现、创造,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思维,促使学生对文本所处的大背景或者就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拓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