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3篇
科学研究   3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对很多学生来说,"课上听起来明白,课下做起来不会"成为学习生活中的常态。造成这一问题的因素必定很多,但对所学知识的不理解可能是首要原因。理解,其字面意思就是"据理了解",一般用于对抽象事物的理性认识。在日常教学中所说的"理解",是指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  相似文献   
92.
一个人的学习活动、交际活动、认识活动都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阅读的实质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民族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改进阅读教学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一、重视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读,已受到越来越广泛地关注,这不仅仅因为读是学习语文的有益方法,更因为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93.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让学生通过与书本的对话,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94.
学好语文,离不开阅读。阅读不但能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个人素养。因此,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必须重视阅读。新课标中也把阅读作为教学目标加以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根据这一要求,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必须从过去的被动方式转化为让学生主动接受的主动学习方式,需要用新的模式去展开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95.
正朗读是一种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方式,它具有表情达意、增强语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提高表达能力等作用,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朗读并不是在盲目的、毫无意义的反复中"轮番轰  相似文献   
96.
所谓个性化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把最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给不同个性的学生,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从而培养他们阅读反思的能力,并使他们的个性获得最优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这样的实施建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个性  相似文献   
97.
在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应付考试,注重知识积累忽视整体感悟,注重课本教学忽视课外读书,注重精读讲解忽视泛读积累,最终淡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负担和痛苦,学生"以读为苦,觉得读书很累"的问题比较突出,不能读、不会读、不想读的现象困扰着阅读教学的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  相似文献   
98.
陈英 《西藏科技》2008,(2):40-43
当今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科渗透在中学教学中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地理知识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作用更为突出.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地图的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有助于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比较概括和分析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99.
随着人们对隐蔽课程这一概念理解的逐步加深,隐蔽课程建设日益受到人们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现尤为明显.隐蔽课程存在的意义探讨;隐蔽课程的内容及特点分析;隐蔽课程建设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00.
一个合格的财经记者不是只告诉人们最近发生了什么样的并购,哪里成立了什么新的公司,或者谁开了新闻发布会,发表了一些什么言论,更重要的是从简单的经济现象背后抓住其中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东西,通过对其占有的经济新闻素材进行整合、分析,解读出经济现象背后更加深刻的意义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