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93篇
科学研究   80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勤工助学是高校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综合分析勤工助学的现状,在分析勤工助学工作被动、缺乏明确法律和政策保障等问题的基础上,讨论勤工助学实施统筹管理、创设第二课堂、传承资助文化三个方面的实施路径,并为有效发挥育人成效提出构建完善的育人机制、建设勤工助学实践基地、发挥社会效益对勤工助学的促进作用等建议,旨在为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构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学生资助工作。  相似文献   
662.
高校图书馆的勤工助学是在素质教育环境下实施的,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的最有效途径。文章就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的现实意义、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63.
勤工助学作为我国教育资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自助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实践为基础,分析了勤工助学的现状以及其在教育资助中的地位,并初步探讨了勤工助学在高等教育成才教育中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664.
李魏巍 《大观周刊》2012,(27):55-55
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是高校解决贫困生困难和图书馆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建议,促进勤工助学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65.
加强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7年国家新的资助政策出台以来,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逐渐加大,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但是,学生的基本学习、生活问题解决后,其他问题却凸显了  相似文献   
666.
新形势下,创业教育成为高校勤工助学的新功能,市场化成为勤工助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原则维度、文化维度、硬件维度构建PCH勤工助学市场化模型,既有利于清晰高校勤工助学发展路径,更有利于增强高校创业教育的操作性和实效性,两者融通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67.
关于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勤工助学是解决贫困生的好办法,拓展勤工助学领域,创造良好的勤工助学环境是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帮助不如使其自立,要鼓励贫困生走自己养活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668.
王一栋  杨晨  常青 《科技风》2023,(11):27-30
在国家和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劳动教育在高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教学实习、课程渗透等方式被纳入日常教学计划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目前依旧缺乏科学全面的引导和管理,加之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功利化等因素,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建设还存在着诸多有待完善之处。本文梳理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阶段劳动教育的特征与侧重点,总结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内涵,提出了推进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的四大路径:大力弘扬劳动文化,打造高校劳动教育师资育人体系,完善高校勤工助学体系,优化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针对上述四条路径,详细分析了现有不足,提出了可行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69.
勤工助学是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勤工助学工作进行探究。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借鉴法,从勤工助学的功能和主要模式入手,指出高职院校勤工助学育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发展路径,结合典型案例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勤工助学岗位,健全勤工助学管理体系,打造勤工助学新平台,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勤工助学的有效发展路径,有助于实现育人功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为高职院校勤工助学工作开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能更好地实现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70.
代敏  孟兴林 《大学教育》2023,(1):126-129
勤工助学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培养积极心态、提高综合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资助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勤工助学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存在由岗位设置单一导致岗位活力不够,上岗学生岗位胜任力不足导致岗职不匹配,上岗部门之间沟通较少导致没有形成合力等问题。鉴于此,文章拟从转变三个勤工助学理念,明确育人导向、搭建三化培训体系,提升队伍素质、厘清三级部门职责,做好组织保障三方面着手,旨在提升勤工助学育人的实效性,推动勤工助学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