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70篇
科学研究   3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概述了人与人交互界面的特性,重点探讨了在SUN工作站上开发的一个具有同步和异步功能的多媒体人与人交互界面HHI。通过HHI,不同地点的用户能进行同步或异步交互,可用于方案讨论、评价和决策。  相似文献   
52.
高校专业教师思政育人协同工作是新时期高校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高校原有课程体系为基础提出的特色思政工作路径,其指的是将思政工作和日常教学结合起来,以学科教学为基础,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思政思想,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从而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的协同发展。其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具体创新和应用,是我国马克主义教育理论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也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政育人目标实现的特色道路。  相似文献   
53.
在比较中间件技术CORBA和Java技术的同时,利用它们的互补性以及这两种技术构建Web应用的优势,阐述了CORBA如何完成Java与Internet的彻底集成。  相似文献   
54.
人事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有薪酬管理、调配管理、社会保险、博士后管理等9大子系统,共计290多项业务功能,基本覆盖了北京大学人事部的各项人事业务操作,面向全校提供人事管理和实时的信息服务。建设目标人事系统是北京大学电子校务建设中的重要应用之一。旧的人事系统是1996年由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开发的,主要是对学校正式职工从入校到减离全过程的信息进行管理。旧人事系统自运行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并且为学校其他部门和应用提供了大量的人员数据。  相似文献   
55.
我是一名退休老警察,也是一个老集邮爱好者。1月17日早上,得知八位中国维和警察在海地遇难的消息后,我十分悲痛。1984年我开始与八位烈士中的王树林和郭宝山共事,我们协同工作了15个年头,并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  相似文献   
56.
过去设计人员提交的数据都是直接提交给项目组的某个设计人员,而其它相关设计人员则需要间接获取数据,这种接力式的数据传递很难保证数据的准确传达,也很容易造成漏报和缺失的情况。使用Buzzsaw后,与工程项目有关的各方都直接通过Buzzsaw这一协同工作平台参与到工程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57.
当前中国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较差,协同(Collaboration)工作仍然停留在概念上。莲花软件公司推出的协同工作软件产品Quickplace非常适合各类企业的需求、在北美和国外市场屡获好评、应用效果非常好,在国内推广情况则很不理想,这也反映出国内对协同软件的不重视。即使是久负盛名的Domino/Notes,很多用户也只是把它当作邮件发送工具,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尽管Domino/Notes具有强大的公文流转功能,但一些机关用户已经习惯于“圈阅”方式,以至于出现了两种方式并存的局面,这实际上造成信息技术投资的浪费,效营商快速灵活地推出新业务,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8.
计算机、网络以及远程通讯的结合,使计算机的应用从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阶段过渡到以工作群计算为基础的协同工作阶段。本文介绍了协同工作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的发展,试图展示这一新技术对人们传统工作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博士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指出人类有八种智能类型: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  相似文献   
60.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CSCW和远程教育的概念,然后指出了人们目前对CSCW的研究状况与远程教育在技术上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