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90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教育   18012篇
科学研究   2490篇
各国文化   161篇
体育   475篇
综合类   729篇
文化理论   174篇
信息传播   8198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511篇
  2022年   290篇
  2021年   443篇
  2020年   545篇
  2019年   620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595篇
  2016年   800篇
  2015年   1312篇
  2014年   2419篇
  2013年   2083篇
  2012年   2700篇
  2011年   2599篇
  2010年   2096篇
  2009年   1942篇
  2008年   2158篇
  2007年   1506篇
  2006年   1196篇
  2005年   1122篇
  2004年   987篇
  2003年   870篇
  2002年   738篇
  2001年   693篇
  2000年   650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新时期应重视家谱的收集和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海明 《图书馆论坛》2001,21(6):88-90,101
针对家谱的起源、收藏现状和发展趋势,论述了新时期收集和利用家谱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收集和利用家谱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2.
物流在玉溪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溪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寻求新的经济支柱,把玉溪建成滇中物资聚散地的设想是可以尝试的,那么必然就要发展物流业.物流在玉溪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物流在玉溪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积极发展物流业.  相似文献   
103.
地方高校学报地域文化特色栏目是一种文化知识的积淀与提纯,地域文化特色栏目的生成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情境之中,通过编辑的积极组织,有意识地策划才能产生。地域文化特色栏目的产生是编辑对自身知识资源,对地方文化资源,对学报学术资源的认知。地域文化特色栏目建构要充分体现编辑的主体意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04.
陈振漉 《收藏》2006,(9):126-129
书画的真伪之争自古就有,唐代张彦远的《法书要录》《历代名画记》等文献中部有关于书画鉴定的记载,可见作假历来就有。鉴定史上见诸文献记载的,例如唐太宗时内官收藏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民问所藏二王作品都被地方官员搜刮来献到皇宫内府去,但十有八九是假的,所以唐太宗才要虞世南、褚遂良去作鉴定。民国时甚至还有专业作伪的,如20世纪30年代旧上海有一个叫谭敬的人,居然有一条龙的专业配套作伪,他专门找人模仿印章、题款等等,这些仿手都是他养的,他做张大千的画就是地道的张大干画,做齐白石的画就是地道的齐白石画。  相似文献   
105.
106.
面对21世纪,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趋势,时代发展对新闻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传播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新闻事业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把握办好党报的发展方向,坚持党报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下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战,围绕“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四项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好党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理清发展思路,进一步调整发展战略,在不断创新中提高报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7.
108.
蓝银坤 《收藏》2001,(5):78-78
《收藏》2000年第5期,安徽藏友李家洪先生发表了《浙江地方银行小纸币》一文,文中称:“该纸币‘壹分’、‘贰分’币在流通中已损耗殆尽,即使有存世者,品相完好的似不多见。”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笔者十年前在老家一所中学代课,有一天看到一些学生在玩旧纸币,因笔者喜好集古钱币,遂从他们手中兑换了一些,其中,浙江地方银行的纸币就有“伍角、贰角、直式贰分、横式伍分、横式贰分”等券种,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