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26篇
科学研究   16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本文旨在研究城市交通干线相交情况下,对两条相交干线同时进行协调控制的方法。通过对两条相交干线交通流运行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相交干线联动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以干线排队延误最小和停车率最小为指标建立相位差优化模型。以北京市某相交主干线为例,运用文中提出的协调控制方法,对相交的两条交通干线同时进行协调控制优化,设计应用于实例的协调控制方案。通过运用Synchro仿真软件,对方案实施前后的交通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数据表明,与现状配时方案相比,采用联动协调控制方案后,两条干线的平均延误比现状减少了10.21%,平均停车次数比现状减少了8.40%。仿真结果表明联动协调控制方法适用于两条相交干线都需要实施协调控制的情况,能够有效地协调相交干线上的交叉口配时,降低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提高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交叉口交通系统分析方法的不足,构建了一个广义随机Petri网的城市十字路口交通系统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城市交通的动态性和随机性,并依据仿真过程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性能分析,以仿真结果论证了公交优先策略的合理性,提出使用Petri网作为模拟设计交叉口信号控制系统,改进高峰时段公交车通行率,解决了动态研究分析系统指标求解繁琐的问题,对城市交通管理、建设规划及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9年7月14日,西宁挂牌车辆已总数超过20万大关,与2000年的数据进行对比,短短九年的时间里,城市车辆数目增加了几乎十倍.有研究数据显示:"十年间,西宁市汽车保有量突破10万辆车,用时八年;突破20万辆车,用时不足两年"1,涨速迅猛.2013年8月29日,西宁市汽车保有量突破32万,虽然涨幅有所减缓,但是对于一个主要运输道路仅有634.3公里的道路而言道路交通已经存在压力,成为阻碍城市要发展的之一.为缓解交通压力,西宁市政府于2009年正式启动"西宁市畅通工程",本为从政策分析的角度入手,通过对政策主体的走访和政策实施前后的对比,对政策及其执作出分析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公私车辆数目急剧增长,相对而言,由于土地的固定供给及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交通基础设施的增长却异常缓慢。二者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城市拥堵问题,并且呈不断恶化的趋势。试以福州市为例,从经济学视角来探析城市拥堵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公私车辆数量急剧增长,相对而言,由于土地的固定供给及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交通基础设施的增长异常缓慢。二者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城市拥堵问题,并且呈不断恶化的趋势。如何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城市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张国宏 《科技风》2014,(19):133-133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城市桥梁的负荷在不断的加大,给混凝土结构桥梁的使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加大城市混凝土结构桥梁的耐久性设计,成为延长城市混凝土结构桥梁使用寿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以城市混凝土结构桥梁耐久性设计为研究的主题,结合设计工作的要点等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交通网络复杂,节点数目庞大,调度控制困难。提出一种多层矢量网络评价指导的交通网络模型,并进行抗毁性和鲁棒性分析。采用度量均匀随机分布级联拓扑结构对物联网交通网络进行多层分解,对节点模型进行区别评价,对网络中不同的节点根据与市中心所处的相对地理位置关系进行变权重加权,求解交通网络失效和抗毁性分布概率分布和临界值问题,计算网络全局效率进行鲁棒性分析。仿真实验表明,构建模型和分析算法能定量分析出城市网络交通的抗毁性分布概率参数,实现定量优化控制,全局效率提高显著,鲁棒性好,最终有效提高城市交通网络的生存能力和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信息》2014,(5):148-148
在智慧城市中.智慧交通占有重要地位。停车作为交通中重要的环节.深刻影响着城市的管理与市民的生活。传统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已经难以解决人口剧增、出行量暴涨、私人汽车快速增加、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等痼疾顽症.仅靠增建道路,已经缓解不了交通需求与交通设施供给的尖锐矛盾。智慧停车作为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探索解决目前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本书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可作为全国各省、市、区城市停车管理部门的参考,也可作为停车管理相关企业和个人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19.
郑玉华  贾艺伟 《资源科学》2022,44(9):1772-1784
客运交通在京津冀地区城市交通总量中占比高,其减排潜力是影响交通碳达峰的关键因素。本文建立了基于Agent建模与仿真方法的京津冀地区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模型,模拟了京津冀地区不同城市客运交通碳减排政策情景下消费者的交通出行行为,评估了各类碳减排政策的环境效益、经济成本及其对碳达峰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乘用车燃料效能提升政策是唯一可以在2030年京津冀三地同时实现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达峰的政策情景,且其碳减排的经济成本较低,其中天津市预计最先实现碳排放达峰,北京市次之,河北省最后;②公共交通推广政策的碳减排经济成本相对较高,尤其以河北省最为突出,虽然该政策可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实现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达峰,但无法实现天津市碳排放达峰目标;③交通拥堵收费政策在京津冀三地单独实施无法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需要与其他政策组合实施。基于此,京津冀三地实现客运交通碳排放达峰目标需要持续推进乘用车燃料效能的提升,此外还可以采取新能源汽车补贴、公共交通推广和交通拥堵收费等组合政策,以降低减排的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20.
未来人类的交通工具应以节能、安全、环保和健康为原则,控制和减少私人轿车,所以未来城市(逐步涉及乡村)交通应该由电梯化人行道、地铁、高架车三项交通工具为主。其中电梯化人行道主要连接在市内或繁华区,地铁主要连接在市内和城乡之间,高架快速列车主要连接在城市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