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乙白莲 《初中生》2008,(11):27-28
著名剧作家夏衍、于伶与郭沫若都是好朋友。1942年于伶过37岁生日,夏衍即席赋《赠于伶》七绝一首:。长夜行人三十七,如花溅泪几吞声。杏花春雨江南日,英烈传奇说大明。”诗中巧妙地把于伶的四部剧作名《长夜行》《花溅泪》《杏花春雨江南》《大明英烈传》嵌入了进去,形象生动地概述了他的艺术和人生经历。这首诗夏衍自谦为“十足的打油诗”,其实他是严格按照诗词格律写的。  相似文献   
12.
夏衍轶事     
一、夏衍的"三多"夏公有"三多":一是夏公的朋友多。党内外,海内外,文化界内外,同辈与隔代,上级与下级(他1924年曾受到孙中山在日本热情的接见;他与周总理、陈毅等皆有深厚的友谊),所见略同和意见不同的同志……仅举一小例,夏公九十华诞时,钱锺书、杨绛登门拜寿,是绝无仅有的(钱杨二位学者从来不去任何领导干部的家)。这个"多",叫以德服人。一个人的德与才是相通的。德  相似文献   
13.
桂林时期的《救亡日报》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一份相当特殊的报纸,它名义上是国共双方共同创办的具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报纸,但实质上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肩负着向民众宣传抗日救亡的使命。同时,它处于国统区,并且是国民党军阀桂系的统治中心——桂林,这个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政治环境较为宽松,这些使得桂林《救亡日报》能够较为广泛地报道抗战主题的消息和撰写较为敏感的时事评论。另外,桂林在抗战时期还是有名的“文化城”,聚集了大量的社会名人,新闻出版事业相当旺盛。这些因素决定了这份报纸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14.
《当代学生》2011,(18):2
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省余杭县(今浙江杭州)人。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1919年在家乡参加五四运动,与同学一道发起并创办了当时浙江第一个进步刊物《双十》(第2期改为《浙江新潮》)。1920  相似文献   
15.
《上海屋檐下》是夏衍创作道路上的一部力作。在这部作品中,夏衍以他独有的精炼笔触概括地勾勒出了一个可诅咒的时代风貌,并借此黑暗时代的破败,反映出一个伟大时代即将诞生,从而揭示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这部剧作,其中虽带有浓厚的阴郁色彩,但却处处不乏光明的气息。  相似文献   
16.
正"蔡楚生先生是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这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对蔡楚生一生艺术评价的亲笔题词,被镌刻在汕头潮阳文光塔下的蔡楚生铜像上,永远被潮汕家乡人民所铭记和怀念。铜像背面是由夏衍撰文、吴南生手书的"蔡楚生同志之碑"碑文。蔡楚生为我国电影事业奋斗一生,是首  相似文献   
17.
沈芸 《档案与史学》2011,(10):43-47
我的耳朵小,这样的人命苦我认识张姨的时候,她大约五十岁,美人迟暮.她正式的姓名为张莲蓉,我爷爷夏衍的朋友圈子叫她张敏玉.她的小辈朋友则多称呼她张姨.当时正值上世纪70年代,人间的春天尚未降临,张姨当然也不可能从她的人生低谷走出来.但是少不更事的我  相似文献   
18.
笔者最近翻阅<战时记者>杂志,偶见该刊第3卷第1期载有一篇<新闻杂谈>,该文署名为"夏衍讲、影子记".经查由周巍峙主编的<夏衍全集>,发现未将此文收入,会林、陈坚、绍武同志编的"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夏衍研究资料>的"生平年表与著译系年"中,亦未见著录此文,国内有关研究夏衍的学术论著、传记中对之也都没有提及.所以,<新闻杂谈>可初步断定为夏衍先生的一篇轶文.这篇轶文的发现,为研究夏衍先生的生平、思想观点和理论贡献提供了-份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20.
《包身工》是夏衍先生著名的报告文学,这篇文章之所以至今读之仍令人震撼,是与夏衍先生对互补手法的熟练运用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