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夏衍的名字虽然与左翼戏剧创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最初却是以外国学翻译家驰名坛的。从20年代后期,他便以“沈端先”的笔名,翻译发表了倍倍尔的《妇女和社会主义》、高尔基的《母亲》等一大批外国理论作和学作品,在社会中产生过积极而广泛的影响。回顾和总结夏衍在翻译领域所作出的杰出成绩,将有益于我们全面了解作为革命作家和战士的夏衍的光辉一生。  相似文献   
32.
夏衍和高尔基的底层剧作都因其真实感而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剧本背景设置、人物选取和思想蕴藉等方面,二者也存在诸多近似之处。但因二者在革命和人道主义思想指向方面的不同,又使其文本世界体现出某些差异性。  相似文献   
33.
一目 《出版参考》2009,(3):M0002-M0002
夏衍,浙江杭州人。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9年参加左联。1949年后历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帘等。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杂文、随笔集《此时此地集》、《长途》、《边鼓集》、《劫余随笔》、《蜗楼随笔》等。  相似文献   
34.
抗战前期,夏衍在周恩来、郭沫若的指导下创办<救亡日报>.其在多方筹集经费,培养编者、作者、读者队伍,改革版面及走文化产业之路办报的新闻传播实践,具有一定的新闻史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5.
夏衍的话剧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他善于撷取生活中常见的、平凡的事物情景,提炼剪裁,使之明确有力地表现主题,从思想到艺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36.
现实主义是中国现代戏剧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法,夏衍是将现实主义手法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在抗战期间尤为突出,以被称为"三部曲"的《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为代表。本文将以"三部曲"为例,浅析夏衍实主义剧作中独具特色的取材。  相似文献   
37.
《声屏世界》2008,(3):65-65
对于电影来说,剧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月2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影剧本中心在公布2007年“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征集评选结果的同时,还发布了本年度“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启事,实行重金征集的方式。该启事明确地说明,本年度将评选产生5部优秀电影剧本,每部由政府补贴不少于20万元的剧本认购资金(含编剧稿酬)。此外,还将评选出“政府扶持电影剧本”30部。该奖励力度比去年翻了一倍,而“扶持电影剧本”也多了10部。  相似文献   
38.
夏衍剧作为悲喜剧,其中贯串着一种挤压──召唤力,由它统率全剧。这种挤压力包括剧中人物之间的横向力的作用和剧中人与非剧中人之间的纵向力作用两组,其中后者是主要的,占主导地位。夏剧中的开放状态有既成的和将成的两种,其中后者是剧作中各种力的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9.
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新华社记者当即采访了当年与田汉、聂耳一起战斗的战友——参加盛会的夏衍。次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这篇访谈:《我们万众一心,前进!——夏衍谈〈义勇军进行曲〉》。在访谈中,夏衍深情激动地回忆起47年前这首战歌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诞生的经过。因  相似文献   
40.
夏衍的三幕悲喜剧《上海屋檐下》成功塑造的一群小市民形象都有着向往光明、追求合理生活的强烈欲望,他们还是属于无产阶级,应该和可以团结、教育的一个阶层。它们浮雕式地凸现在人们的面前,使人们久久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