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一阁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古籍浩瀚,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素负“南国书城”之盛誉,巍然屹立在宁波城月湖之滨,是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个家族图书馆之一。近年来,为了加强与国内学术界和藏书文化界的联系,提升天一阁的学汉地位和知名度,为中国藏书文化研究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2.
《天一阁文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辉 《图书馆杂志》2005,24(5):93-94
黄宗羲登临天一阁观书后,在其《天一阁藏书记》中感慨道:“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这句话既感慨藏书之难,也称赞了天一阁在遭受兵、贼、虫等厄劫之余藏书保持之久。可藏书虽难,却没有力量阻止任何藏书者的爱书藏书之心。中国历史上有难以计数的藏书楼,这些楼或者还保存完好、或者已经难觅踪迹,但是它们所承载的中国藏书文化却源远流长,为历代学人所重视。不仅仅是因为藏书楼曾经保存了众多珍本古籍,更重要的是藏书楼所体现的藏书文化内涵,深深吸引着一代代的爱书藏书之人。  相似文献   
73.
天一阁藏书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藏书文化的概念,阐述了天一阁藏书管理活动文化积淀、天一阁藏书内容文化积淀、天一阁建筑文化、范家文化心理积淀、天一阁藏书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关于天一阁,有几件事给我印象很深,虽只是历史的几个残片,竟时常在脑际浮现连缀,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对天一阁的认知和感受。  相似文献   
75.
林英 《图书馆杂志》2008,27(2):95-96
2006年秋十月,南京大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高级研究院应台湾大学之邀,组织以第一、第二期驻院学者为主体的参访团前往台北访学,吾师徐雁先生亦在其列  相似文献   
76.
以我读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本书的书名,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相似文献   
77.
宁波就像一位款款走来的白领丽人,清纯而不俗气,高贵而不张扬,让人看了不禁要回头再看一眼。宁波简称"甬",因为市区里有一条甬江,故得名。这里是春秋时的越国所在地,其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时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这里位于钱塘江的南面,与对面的上海,就像钱塘江的两座天然屏障。所以宁波是一座美丽的港口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她古色古香又富有动感,集大自然的天趣与都市的跃动为一体……  相似文献   
78.
《科教文汇》2011,(25):F0004-F0004
王振坤,艺名野夫,伏牛堂主人,天一阁主人。1943年出生,河南省镇平县城南梁寨村人。青海省专业书法工作者、二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山柬省菏泽天香书画院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79.
何萍 《兰台世界》2013,(13):124-125
<正>浙江宁波天一阁,是国内外知名的一幢建于古代的藏书楼。该藏书阁的人名曰范钦,明朝嘉靖时期进士,最高官职是兵部右侍郎(等同于当前国防部副部长职务)。天一阁建造于嘉靖四十年,到目前为止已经四百多年了。因为范钦比较喜欢图书,遂将其集中起来的七万册图书全部收藏在该藏书阁里。天一阁有大量藏书,特别是明朝时期的刻抄本比较多。里面收藏的明朝地方志有271种之  相似文献   
80.
钦点天下第一楼——乾隆与天一阁独特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证了乾隆对天一阁藏书楼由无知到知悉到赏识到极力推崇的认知过程 ,分析了天一阁得以独享恩宠的原因 ,及天一阁典范意义对后世藏书事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