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93篇
  免费   330篇
  国内免费   1024篇
教育   20820篇
科学研究   5290篇
各国文化   402篇
体育   707篇
综合类   697篇
文化理论   287篇
信息传播   29644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752篇
  2022年   604篇
  2021年   926篇
  2020年   848篇
  2019年   753篇
  2018年   492篇
  2017年   714篇
  2016年   906篇
  2015年   1715篇
  2014年   3757篇
  2013年   2939篇
  2012年   4021篇
  2011年   4754篇
  2010年   3440篇
  2009年   3639篇
  2008年   3648篇
  2007年   2882篇
  2006年   2632篇
  2005年   2478篇
  2004年   2372篇
  2003年   1994篇
  2002年   1736篇
  2001年   1613篇
  2000年   1364篇
  1999年   752篇
  1998年   690篇
  1997年   773篇
  1996年   755篇
  1995年   728篇
  1994年   589篇
  1993年   543篇
  1992年   553篇
  1991年   506篇
  1990年   294篇
  1989年   287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29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舒童 《出版经济》2004,(5):20-21
家庭藏书量 现代社会,一个家庭的藏书量是衡量国家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一个家庭文化富足程度的象征,同时也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有藏书的家庭占60%左右,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非农户中有藏书的家庭占以83.1%,郊区农户中有藏书的家庭为55.6%,而广大农村地区有藏书的家庭却要低于50%.  相似文献   
992.
我有我爱     
季屏 《出版经济》2004,(5):34-35
1.农民--中国最大的群体购书读书却是最少的人一种悲伤 中国农民是最讲究实际的人,除了孩子读书必备的教材教辅书之外,花钱买书全是些实用可以致富的书刊,养猪养鸭宰虫杀草等等.偶尔破费一下,多是买通俗书刊和武侠之类的大众化图书.识字的农民一般非常喜欢读书,只是囊中羞涩.我曾送给一位农民一本国内著名作家的随想录,两年之后再次路过他家时,惊奇发现只有小学文化的他竟然反复读了几遍那本书,而且他家里五口人都读过这本书,让人吃惊不小.  相似文献   
993.
其实,"教辅图书有如鸡肋"的说法已传开多时,但始终没见几家出版社真就彻底退出这一领域的,倒是不断有新的出版单位杀人.似乎有点里面的大呼难受,外面的跃跃欲试的"围城"味道.然而今天,不管你是老牌教辅大社还是初入道者,都无可回避上面的问题,应对好了,就是翻番飞跃的机会;反之,那就惨了.  相似文献   
994.
李实 《出版经济》2004,(5):71-72
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中国台湾地区以盗版中心闻名于世,任何一本受欢迎的大学教科书都会在那里被盗印,盗印者既不向作者也不向出版者支付报酬.这种情况的转变发生在1988年,当时台湾新的有关版权的规章颁布实施,而且台湾人也认识到,要想在现代国际社会中有一席之地,必须尊重知识产权.此后,台湾的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与此同时,台湾重视教育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教育加大了投入,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更多,目的是为了更多的与"世界强手"进行竞争.台湾地区的出版业也因此得到了发展,而且从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图书进口也随之增长.  相似文献   
995.
图书分类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扬 《出版经济》2004,(6):31-32
图书分类对书店,特别是大型书店来说,实务操作意义重大,产品管理的所有流程,都与图书分类息息相关.对读者来说,选购图书的指南针往往就是图书分类. 长期以来,零售书店的图书分类主要参照图书馆建立的图书分类体系.这种分类自有它的合理性,然而在图书零售市场上,大多数读者不可能了解深奥的图书馆分类体系.鉴于这种情况下,多数书店都在有意识地进行图书馆分类方法的调整,使卖场中的图书分类更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6.
在唐·E·舒尔茨最近对于"整合营销传播"学说的解释中,提出了"接触点"的概念.他通过对"接触点"的进一步阐释,告诉我们应该紧紧抓住产品信息与消费者发生碰撞的每一次宝贵机会,以促进产品核心价值,得以根植在消费者的心灵之中.从这个理念角度出发,广告是向消费者发出的情书,能不能情定终身,关键在卖场.书店是和读者约会的地方,在这个地方,读者要和卖场的环境、促销活动、导购人员面对面的接触,感受你的精彩,才肯敞开心扉、付出感情.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要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系统思考营销管理模式,从而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赢得持久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7.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的图书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并正在向目标市场迅速发展;同时,图书产品同质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渠道创新似乎也走到了尽头,而价格只是短期效应,其长期影响和效果非常薄弱.网络时代的读者越来越占据着主动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对图书拥有更多、更容易的选择权,对出版社的发展存亡起着越来越直接的作用.传统的"内容本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以产品为中心的图书策划理念已无法适应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更不用说使出版效益最大化.出版社认识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的重要性,甚至能超越读者的需要和期望.  相似文献   
998.
今天,我国已告别"短缺经济"进入买方市场时代,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图书市场上,出现了"品牌"的概念.所谓"品牌"也就是"牌子",它是商品的"脸谱".由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出版品牌是指出版者的名称(即社名),标志(如社徽)和出版物的名称及标志,或其组合.一般来说,相对于出版业,有单品种图书品牌、系列图书品牌、作者品牌、出版社品牌等等,这几者之间互动经营构成了出版企业的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999.
冯琳 《出版经济》2004,(7):46-47
现代社会里,品牌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而现代企业的营销,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打造品牌的过程.中国加入WTO以后,各行业都面对新的挑战,在不断融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产品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塑造品牌"、"品牌化经营"、"品牌战略"是近几年企业界最流行的说法,图书这种特殊商品也不例外.对出版业来说,建立品牌意识、打造自己的黄金品牌无疑十分重要.从品牌图书到图书品牌,进而培养起独立的出版品牌,这并不是简单的渐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图书馆藏有大量的“档案型图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可与档案相互印证或补充,应大力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