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41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01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梓荃 《收藏界》2013,(2):70-75
前一阵子,有人跟笔者论及岭南画派时,突然向笔者提了一个问题:你说岭南画派的鼻祖是谁?这下把笔者给问住了。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有说是“岭南画坛二苏”之一苏六朋的,有说居巢、居廉的,也有说是高剑父的,还有一种说法,笔者比较认同,就是明代画家“林良”。关于林良,笔者查考了一下,发现现存的文字记载非常少,但却很有意思。  相似文献   
92.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为岭南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平台,凝聚了一批岭南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努力全面提升研究水平,希望以高品位的学术方式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为及时反映研究动态、展示学术成果,本刊拟开设不定期的"岭南文化研究之窗"专栏,本期邀请几位专家就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进行笔谈,意在引起学界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3.
试论广州骑楼街的历史、价值和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骑楼街是较有特色的岭南都市建筑景观。它随着中国城市近代化而产生、发展。其功用和建筑风格与岭南气候、人文等环境相联系,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岭南建筑面貌。今天随着现代化建设(旧城改造)的推进而日渐被淘汰。因此,有必要把它列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加以重视和保护。  相似文献   
94.
秦汉时期,由于中央王朝鼓励对边区进行移民,大批中原及内地人到达岭南,他们和岭南各族人民友好相处,用勤劳的双手,艰苦的劳动,共同开发了岭南,为岭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5.
建筑作为化的载体,无不折射出它所根植化的内在精神内涵。岭南建筑深受岭南化影响,具有显的务实性品格。本通过对岭南建筑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及人适应性和兼容开放性的具体分析,揭示岭南建筑的务实品格。  相似文献   
96.
汉唐间岭南地区的社会发展,是岭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而民一时期岭南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族融合促进了岭南社会进步与发展,而社会进步又反过来促进了民族出合的更深层次进展.这种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为未来社会的更大进步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97.
传统村落的形式与意义("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田银生、唐晔、李颖怡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厂房和高楼大厦的崛起,中华五千年历史留下来的村落自然环境和建筑在加速消亡,伴随湮没的还有关于村落的历史文化的记忆。祠堂文化复兴有道,岭南人丰富的祠堂文化和它们丰富的用途是外人无法想象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土生土长于岭南乡村的我,经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春风洗礼后,对岭南乡村传统历史文化的认识很浅薄。随着年岁的增  相似文献   
98.
冯氏集团是南北朝至隋唐间的岭南豪酋,其最起码两次与唐太宗之孙进行联姻。论文通过探究这两次联姻的过程,肯定这两次联姻在汉越间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肯定其改善了汉越关系,促进了岭南的稳定和发展,另外还分析了这两次联姻对高力士人生轨迹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邹鲁在孙中山创立的广东大学作出突出的学术贡献。他先后两次担任中山大学校长之职长达九年,在任期内,其对教育领域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方案,在今天也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
王高贺 《兰台世界》2013,(22):125-126
<正>冼夫人是南北朝时期岭南地区高凉郡(今广东茂名市境内)俚族领袖,一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冼夫人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400余年来它在粤西、海南等地发挥着广泛影响力。冼夫人文化的时代价值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要着重挖掘冼夫人文化中的教育资源,把冼夫人文化引入岭南地区教育之中,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