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71篇
科学研究   46篇
各国文化   58篇
体育   56篇
综合类   58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41.
观其 《青年记者》2007,(1):72-72
海明威,记者中的作家,作家中的记者,在中国很有人缘. 这可以远溯到中国抗战时期.1941年,42岁的海明威以美国《午报》记者身份,领着同样是战地记者的第三任妻子玛莎来到中国,经香港、南阳、韶关、桂林到重庆.在重庆,先是孔祥熙设宴招待,再是蒋介石"破例"接见,之后是与周恩来的秘密会面.离开中国后,海明威和妻子在新闻报道和回忆中,对周恩来及共产党颇有好感:"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我们和一个中国人谈得无拘无束","我们认为,周恩来是个胜利者,是我们在中国所见过的唯一真正的好人.如果他是典型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话,那么中国的未来将是他们的."尽管蒋氏夫妇"口若悬河般"向他们作宣传,但他们对蒋介石之流没有好感,战事正紧,蒋政府的官员们却生活奢华,玛莎后来更是报道:"蒋是个瘦个子,腰板挺得笔直,穿着一套黄褐色军装,全身无可挑剔,看上去像一具木乃伊."蒋公不幸,在"阳光硬汉"海明威面前,只会愈加衬出自己的"僵硬"、"乏味".  相似文献   
42.
新石器时代是一个思考与探索的时代,人类的思维水平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与生殖崇拜。这三大原始崇拜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战胜自然和认识人类自身、探索宇宙奥秘和人类组织结构形式的伟大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43.
亲爱的朋友小白:我知道这又是一封不知道该寄往哪里的信,早在2008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你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长眠于寂寞的地下。转眼已经过去了三年,但我们分别的那天依然刻骨铭心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烙下一段关于分别、关于悲伤的记忆。  相似文献   
44.
唐宏刚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9):108-109,114
中世纪一直被称作是"黑暗的时代"。和西欧大陆的国家一样,由于受到基督教原罪说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英国妇女的地位也很低,很少受到系统的教育。然而到中世纪后期特别是13、14世纪以后,妇女在经济活动中所扮演角色的提高,圣母崇拜在整个西欧地区的盛行,新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使得英国妇女受教育状况的改善变得必要和可能了。英国妇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为其英国社会及其后来为自身解放进行的斗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
46.
保定存在按特定顺序排列的太阳崇拜遗迹。古黄河的定期泛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催生了太阳崇拜的产生,使保定出现许多以天象命名的地名。以天象命名的古九州方位在保定及其周边区域,古冀州方位就在保定中部各县。这里是五帝的历史舞台,炎黄蚩尤三族的融合、古黄河的定期泛滥、尧舜的积极治理最终使一个空前发达的文明在这里产生。文明的广泛传播使这里成为中华各民族之源、文化之源、地名之源、古九州之源,保定也因此成为中华文明之源。  相似文献   
47.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澜沧江流域的彝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信仰体系,他们对水、日、月等自然万物形成自然现象崇拜;对虎、蛙等动物形成动物崇拜;对毕摩、苏尼等形成人物崇拜;对灶君、仓笼神、火神、赶鬼寨等形成多神崇拜。这些都是其宗教信仰的基础,报告通过以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象明彝族乡为调研地点,通过查阅当地珍贵的资料、欣赏传统节目,采访彝族老人来探寻其宗教信仰的种类及根源,以便更好的从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教信仰中寻找与其他宗教的异同点,期望为建设和谐、稳定的边疆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8.
叶舒宪教授的《熊图腾》一书,重构了一个失落已久的熊神崇拜的传统,在人类文化的广阔背景上探讨了熊图腾文化的普遍性,说明了人类文明对于农业社会之前的狩猎生活及信仰的遗忘。启示我们要跳出汉文本的主流定势和制约,从文学、历史和神话的多重角度反思农耕与文明的局限。  相似文献   
49.
石神崇拜是自然崇拜的一个支系,也是世界各民族历史上普遍存在过的一种宗教形式。永州南部地区的先民自古以来认为石神主宰着人间的祸福,掌管苍生的命运,它能祛灾纳福、祈吉驱邪、祈雨化水、添丁增子,因而世代顶礼膜拜,成为一种民间习俗。石神崇拜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在社会学界、宗教学界及民俗学界均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0.
运用审美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考察延平的闽蛇崇拜,该民俗流行于福建延平樟湖地区,是一种以祭蛇遣灾、祷神、保平安的民间信仰活动。蛇王庙、游蛇灯和迎游蛇神等独具特色的民俗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反映着“生生”的审美机制;从地方性审美经验的维度来看,延平闽蛇崇拜是蛇图腾崇拜与道教神仙信仰的混融以及通过仪式的规则与禁忌来构建严肃而热烈的情感氛围;从审美功能来看,该民俗活动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超验性这三个层面的审美交流来强化审美认同,从而实现保境平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