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82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31.
《传媒》2006,(11):45-45
分众传媒:“无处不在” 中国生活圈媒体群的创建者,收购了掌握90%以上份额的社区公寓平面媒体框架媒介,之后又收购了楼宇视频媒体第二大运营商聚众传媒,由此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户外广告商。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83.4%,总营收达到5060万美元,同比增长246.8%。目前,以约30.7亿美元的市值高居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公司的榜首。今后将着力打造“生活圈媒体群”的深度和广度,使广告主有更好的投资回报率。  相似文献   
832.
《新闻与写作》2006,(3):6-8
2004年和2005年最重要的、特别关键的就是,媒体经营尤其是平面媒体都遇到拐点,像杂志和报纸都出现了负增长。拐点意味着什么?第一就是平面媒体的双双下滑,第二就是它们在整个广告业的份额里也是下滑,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造成传统媒体,尤其是印刷媒体下滑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新数字技术的影响,新数字技术全面融入媒体领域,从内容环节,处理环节。  相似文献   
833.
赵川 《新闻知识》2006,(3):52-54
随着人类视觉传播活动范围的不断拓展,传统平面媒体的领地在不断压缩。与此同时,也必然带来传播文化向视觉文化偏移。一定意义上说,文字符号的号召力正日渐弱化,光影掠空的“读图时代”已然来临。作者从一位南方沿海地区平面媒体从业人员视角,探讨视觉传播活动八面渗透的今天,在市场选择的推动下, 现代视觉传播理论同传统平面媒体实现“嫁接”的可行性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34.
媒体与网络越靠越近。传统媒体历史悠久,尤其是平面媒体。而新兴的网络媒体,纵使论及它赖以生存的因特网,作为军用高科技手段,其最早出现也仅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而作为网络媒体的出现大约还要晚上二十多年。在中国,它以1997年1月1日人民网诞生为标志,至今不过十年。人们它称为“第四媒体”。然而由于高科技的魔力使然“,第四媒体”发展极其迅速。有资料表明,到目前为止,全国二千多家报纸、八千多家期刊、近三百家广播电台和四百二十多家电视台中,已建立了数千个网站或网页。此数字尚不包括铺天盖地的商业网站。据《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  相似文献   
835.
吴晓亮 《青年记者》2006,(12):74-75
“体育评论”首先是在平面媒体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引发了网络、报业在“体育评论”上的全面竞争,比方说:今天的比赛,几天前的网络、报纸已经开始预测,人们可以提前了解关于比赛的情况,这就给电视评论员增加了难度,怎么说?说什么?如果还是“旧信息”,那么就是信息的重复,这样  相似文献   
836.
对娱乐新闻猎奇现象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青 《新闻界》2006,(3):130-130
在网络及可视媒体信息不断冲击人们生活的今天,“娱乐新闻要刺激!”的提法正被一些平面媒体作为娱乐版版面的要求,希望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眼球。如果说,在保证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力求把新闻报道写得可读性强一些、趣味性多一些、文采美一些,使读者更加喜闻乐见,那么这个提法没有什  相似文献   
837.
许敏 《新闻知识》2006,(12):52-54
观察法是新闻采访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平面媒体的报道中,深入细致的观察作用之一就是能够增强报道的现场感,弥补媒介本身特性带来的缺陷。新闻史上,朱启平先生的《落日》就是主要运用观察的方法写就的名篇,现场观察到的种种场景让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日本签字投降那永载史册的一幕。电视的特性要求电视采访一定要去现场,电视特有的画面语言弥补了文字报道现场感不足的缺陷。如果电视记者到了现场却只能给观众一个笼统的现场画面、大而化之的报道,电视画面语言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观察法的运用同样不可忽视。本文仅以《…  相似文献   
838.
覃华 《新闻传播》2006,(8):58-58
由于传播技术手段的进步,使新闻的定义也有了新的发展新闻由“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发展为“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传播由事后传播发展为事中传播,广电媒体的新闻时效性得到最有力的表现。面对广电、网站等电子媒体在新闻时效性上的激烈竞争,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应如何应对,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笔者认为,要提高报纸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39.
“从左走,向右走?在2005年末,无论是地方新闻网站还是平面媒体,似乎都感到不轻,迄今为止,除了短信这根“救命稻草”外,逐渐失去财政支持的地方新闻网站依然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商业网站已经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发展成为媒体大鳄,一步步蚕食传统媒体的空间。岁末年初,探讨这个问题无疑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无比沉重。但变脸只是一种现象,是羽化前的阵痛。”  相似文献   
840.
《中国地市报人》2006,(6):16-16
喻国明和戴元初在《新闻窗》2006年第1期撰文说,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有“六大关键词”:(1)遭遇拐点。2005年,拐点已成为中国传统媒体,特别是平面媒体的切肤之痛。2004年在全国广告额增长16%的情况下,报纸、电视、广播、期刊四大传统媒体平均增长仅为5%,报纸则表现为史无前例的负增长。我国传媒业所面临的危机和转机发酵已久,及时萃取便是美酒,错过时机就是毒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