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41篇
信息传播   1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意义] 通过对比分析国外数据馆员和学科馆员的岗位能力,提出我国数据馆员的人才培养策略。[方法/过程] 调研国外典型高校图书馆的招聘信息,从职位名称、教育背景、岗位职责、技能要求以及综合能力5个方面比较分析学科馆员和数据馆员之间的差异,并指出数据馆员应该具备的任职条件。[结果/结论] 总结国外高校数据馆员的岗位能力,指出从学科馆员到数据馆员的角色拓展的必要性,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培养数据馆员提供借鉴建议。  相似文献   
122.
数据密集型科研环境的到来,使得科学数据服务成为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内容。国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实践涵盖了介绍推广、数据管理、数据监护、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嵌入到科研过程之中也成为了科学数据服务的主要途径。文章也对服务实践的不足与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启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3.
随着中国进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各类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逐渐完善,数据服务是平台建设和维护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推动区域内教育大数据互联互通,提高教育数据服务质量,该研究提出了教育大数据公共服务模型。该模型明确了教育大数据服务主体和数据服务类型,梳理了服务主体与数据服务类型的供给关系和三种数据服务平台应该提供的数据服务。此外还分析了国家、区域和学校三个层面的平台应用案例,说明大数据公共服务模型可以通过数据服务对接其他教育服务平台,形成更加融合的数据互联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4.
125.
126.
随着智能交通的快速发展,从车牌流数据中统计分析监测点车流量是智能交通系统各种应用的基础,但传统做法比较复杂,需要获取流数据、对数据预处理、编写查询模块代码,开发繁琐、周期长。针对这些问题,在深入研究数据服务的基础上,定义监测点车流量服务,可以供开发者简洁灵活调用;同时结合推送技术持续将更新的监测点车流量推送给开发者,提高应用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意义]调研和分析国外Data Commons(数据共享空间)的数据管理模式,为建设我国的数据共享空间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通过梳理、归纳国内外数据共享空间的发展现状,对比和分析二者之间差距,并以美国INRG数据共享空间为例,从原则与协议、数据库与用户接口以及数据标识与关联等方面剖析其数据空间管理模式,为我国数据共享空间的建设及发展提出策略。[结果/结论]结合案例和我国数据共享平台现状,从总体规划、建设目标、要解决的问题、DC总体架构和用户服务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8.
2015年7月6日至8日,第12届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暨Lib2.15会议在厦门大学图书馆举行。三天的议程涵盖数据服务、关联数据、数字人文、图书馆合作及行业未来等五项分主题内容。通过对会议报告和分享案例的梳理,提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取决于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寻求更大范围的合作,项目实施体现人的价值以及无边界创新创意。  相似文献   
129.
媒体融合正在成为目前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要找到媒体融合的关键,需要从信息传播领域的终端、渠道、业态及商业模式三个层次上重新认识媒体融合的概念。媒体融合的改革实践促生了新的传播体系,这种新的传播体系既重构了传播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让传统媒体的角色功能定位发生了改变。传统媒体在融合转型中必须立足于本地服务,重建用户平台,以平台实现用户的聚合是传统媒体机构融合转型中较为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0.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图书馆如何进行数字资源的筛选、制作、组织、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图书馆服务发展现状,提出加大图书馆数字资源储存量、建立图书馆交互式共享平台、提升图书馆智能化服务水平、培养图书馆馆员的综合能力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