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65篇
科学研究   323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3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8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近年来,数码快印市场风生水起,其丰厚的利润、渐长的发展潜力吸引着一大批有志于此的投资者。同时,随着2003年国际著名快印品牌Sir Speedy(快印先生)自美国远道而来,“特许加盟”也成为国内数码快印行业新进入者追逐的热点。但也正是因为以前涉足这种运营方式的人很少,所以许多投资者即使有意向,也不敢轻意去尝试。好在快印先生目前在中国的特许加盟事业正在全面展开,在上海金茂大厦,四川宜宾、浙江嘉兴等已有诸个加盟店开始运营。本期“印艺会客厅”请来快印先生上海金茂店副总经理唐洁一、宜宾店店长和云霞,嘉兴店店长张琴瑶,请他们谈一谈他们加盟后的亲身感受,以期对后来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2.
Xeikon是世界著名的数码印刷机制造商,早在1993年,就在国际印刷展上展出了数码印刷机。迄今为止,已有3400多台Xeikon数码印刷机在世界各地运转,幅宽达500mm的DCP 500型是其销量最多的机型。然而,国内的用户对Xeikon公司却比较陌生,对于中国这一颇具潜力的市场,Xeikon为何没有大举进军?今后将有什么动作?前不久,恰逢Xeikon公  相似文献   
123.
124.
drupa 2004展览会于5月6~19日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举行。drupa主席.高宝公司总裁Albrecht BolzaSchunemann先生指出:drupa 2000作为世纪之交举办的展览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而drupa 2004对整个印刷业将具有深远的意义。drupa 2004不仅使人们对国际印刷媒体业的发展前景感到更加乐观,而且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始。  相似文献   
125.
为期两周的drupa 2004已经落下帷幕,对于方正电子来说.此次参加drupa展会是其进军国际市场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同时也宣告着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  相似文献   
126.
drupa 2004已落下帷幕.施乐公司捷报频传。本届展览会,施乐公司接到不少订单.总成交金额近4000万美元。其中DocuColori Gen3售出22套,DocuColor6060/20XX/5252彩色数码印刷系统售出近50套.数码短版印刷系统售出十几套.其他数码印刷系统售出160多套。在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心的13号馆.施乐在3500平方米的面积上展出了至少25台生产型数码印刷机、工作流程、软件及印后加工解决方案。施乐公司几乎占了13号馆的半个馆.分五大展区展示的解决方案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27.
在全球业界瞩目的drupa 2004盛会上,数码印刷市场的先锋——Hp Indigo不负众望,带来了一系列新品,将数码印刷市场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并拓展到一个更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8.
正如业界所期待的那样.数码印刷成为drupa 2004展会上众人瞩目的焦点.殷殷关注的目光、各具特色的产品.数码印刷市场正在进一步扩大。作为中国的德鲁巴,科印高新技术展览会及国际报告会为满足国内用户对数码印刷技术深入了解的渴望,专门召开了“印前与数码印刷分会”。  相似文献   
129.
大自然之所以诱人是因为其自身的丰富多彩。对于艺术作品而言,色彩是传递艺术信息的重要载体,体现或反映作品的“内涵”。如何将艺术设计方案中作品的色彩真实地反映在打样作品上并获得满意的结果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色彩管理和数码打样技术的出现为现代色彩的正确传递和控制提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0.
印刷色彩管理的概念已经谈论了很久,但直到最近几年才在很少的生产企业中实现.多数印刷企业只能实现其中的一部分(主要是数码打样)。真正能够在生产中应用的屏幕软打样、印刷机色彩管理,及将整个作业流程贯穿起来的色彩管理等还无法让使用者满意。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印刷系统下的色彩管理理论有问题?答案是谁都没有错.只是由于色彩管理太复杂,或者是我们对它的期望值太高。色彩管理不是简单的购买几套软件、几台设备就能实现的,它至少包括下列的几大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