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4篇
  免费   2篇
教育   1631篇
科学研究   55篇
各国文化   82篇
体育   150篇
综合类   69篇
文化理论   30篇
信息传播   2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平凡的人对于"光芒夜半惊鬼神"的天才总是有种不可名状的畏惧,如徐渭、如梵高。但对于性情平易近人,骨子里流淌着温和谦恭血液的天才,则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和亲切感,比如苏东坡。苏东坡是朴实的中国百姓脑海里一切美好形象的真切合体。他实实在在就那么入人眼、他轻轻松松就能够暖人心。他满足了我们对中国文人的所有幻想。顶着一副粗犷老农的外表,不是不英俊,而是让人  相似文献   
992.
中国古代强调"官本位",文人做官成了他们实现理想的手段和改变自己命运的最佳方式,他们或科举,或荐举,或隐居,各自通过不同的办法来实现自己的"官梦"。  相似文献   
993.
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画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  相似文献   
994.
基于朱墨的官场小说,对文人型官员在知识分子传统“士”之精神与官场权力地位的角逐中,如何建构身份问题进行探讨。这些人物形象各异,却有着相似的官场人生际遇。从身份上来看,他们都完成了从知识分子到官场人物的转变,嵌入了权力机构;从精神特质上来看,在官场“场域”中,他们仍葆有知识分子的种种特质。在二者的胶着紧张状态中,知识分子以“智”为依托的人格理想已訇然失性。然而,从知识分子身份到官员身份的蝶变之后,却又伴随着隐忧。  相似文献   
995.
<正>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到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喻。它要求写文章时,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样充实,有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其实,语文课堂何尝不是如此。两位特级教师孙双金和孙建锋,在"同课异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996.
王倩 《天中学刊》2012,27(5):39-42
篇章的可接受性与创作者的文本建构密切相关,汉代文人五言诗的可接受性文本建构主要表现在诗歌文本"召唤结构"的设置和对"隐含的读者"的预设。召唤结构体现在语音语调层、意义建构层、修辞格层、意象意境层、思想感情层;隐含的读者主要是指失意者群体和相思者群体。  相似文献   
997.
西湖梦     
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是白堤和苏堤。两位大诗人,大文豪,不是为了风雅,甚至不是为了文化上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解除当地人民的疾苦,兴修水利,浚湖筑堤,终于在西湖中留下了两条长长的生命堤坝。但是,就白居易、苏东坡的整体情怀而言,这两条物化了的长堤还是太狭小的存在。他们有他们比较完整的天下意识、宇宙感悟,  相似文献   
998.
李苦禅,毕其一生从事传统文人写意画,受“禅宗”影响很大。平日教学多不备文字而靠口传心授(配合示范),每有所感则侃侃作即兴之论,亦颇为“写意”。且听他以下所说:  相似文献   
999.
古代文人常用乐来写哀事.这样做的效果是更能衬托出作者的心情,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以乐写哀,一倍其哀”,这是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中经常见到的手法。那么古代文人是怎样运用“以乐写哀”的呢?  相似文献   
1000.
《阅微草堂笔记》展示了文人丰富的梦幻世界。梦是文人人生追求和高雅情趣的表现:有追求科举与官禄的科名梦,有反映乾嘉学风的学术梦,有思考人生的哲理梦,有神秘灵感的诗歌梦,还有梦寐以求的古董梦。梦也是文人浪漫风流的感情世界的表现:有凄婉惆怅的爱情梦,有人欲放纵的艳遇梦,还有浸染男风的相思梦。梦表现出当时文人独特的人生追求和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