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8篇
  免费   1篇
教育   1867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44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3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375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海泳 《语文知识》2000,(11):64-65
在浩如烟海的古诗中,我们可以听到盛唐时人爽朗的笑声,可以激荡于宋人慷慨悲歌的豪情,可以领略黄沙滚滚、天野苍茫的异域风光,可以陶醉于山野中小桥流水的雅致。对相同体裁或题材的古诗进行比较阅读,从中探寻古人的文化情感和民族灵魂,总结古典文学的审美经验,别有一番情趣。“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李白登宣城谢朓北  相似文献   
12.
13.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早年热中科举,追求功名,一心想登上仕途。这些理想追求可以从他的名、字、号甚至书房名的命取中观其一斑。“敬梓”这个学名是他的启蒙老师在询问他未来的志向后为他取的,其含义颇有讲究。梓,一种落叶乔木。木质轻而易割,古人常用做琴瑟和建筑木料。“牡丹是花中之王,梓为木中之王”。谓“可大用之木”,吴敬梓取“梓”为名,是希望将来能成为“量材为政,既勤朴斫”的优异人才。“敬”与“梓”连用为名,当然更有敬重人才追求人才之义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沈从文湘西小说《边城》,《长河》中人物性格变化和社会历史环境变化的分析,寻找沈从文笔下理想人生形式和现实之间矛盾的原因,从而使沈从文的文化批判的意义和成因得以凸现。  相似文献   
15.
诗词中的“寄托”是指作品中的寄情托兴,它是我国诗人和词人惯用的手法。“寄托”起源于传统的比兴手法,它由一个诗章、一个意象的比兴,发展成为全篇的比兴,而寄寓表达词句表层意思之后的作者的深层的情志,只把诗词表面的形象作为载体,这种表现方法就成了“寄托”。比如李白的《梦  相似文献   
16.
《沉沦》与《出奔》的题材相同,主题相异。从人物来看,前者消极,后者积极。在人物刻画上,前者擅长心理描写,后者转向客观描写。在景物描写上,二者都在景物中融入作家与人物的心境。在艺术风格上,前者真率飘逸,后者深沉冷峻。  相似文献   
17.
李:舒老,建国后,你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长期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和文学评论工作,著作颇丰.可1955年因政治高压,你写了<关于胡风反党集团的一些材料>,后来引发一桩震惊全国的大冤案,为此多年遭到非议.  相似文献   
18.
听涛爱琴海     
今天,一个名叫潘纳尤迪斯-特拉努里斯的希腊作家,带着他的一部名为《在砖窑的那段日子一牛角村》的小说来到中国,就像爱琴海畔激起的涛声,为中国读打开了一扇了解当代希腊学的窗子。《在砖窑的那段日子-牛角村》中版日前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与新书发布会同时,特拉努里斯还向北京外国语大学捐赠了价值5万元人民币的书籍和音像资料。[编按]  相似文献   
19.
莎士比亚名言荟萃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无言的纯朴所表示的情感才是最丰富的  相似文献   
20.
论李白的怀乡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