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3741篇
科学研究   1144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228篇
综合类   278篇
文化理论   66篇
信息传播   190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654篇
  2010年   724篇
  2009年   922篇
  2008年   1260篇
  2007年   1450篇
  2006年   1017篇
  2005年   1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黄发林 《贵州教育》2011,(18):4-6,13
一个孩子只有一个未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小学六年奠基一生,小学阶段的教育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农村学校的发展面临着农村人口转向城镇的现状,使得学生入学人数呈连续下降趋势。如何留住学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学生学有所成,是现阶段每所农村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112.
作为新农村建设一部分的城郊农村地区在城市的带动下,经济上获得很大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是在经济发展的背后,由于农民环境意识的淡薄,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影响了新农村发展目标的实现。探索农民环境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环境保护和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3.
新农村绿色型社区建设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机组成部分。新农村绿色型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绿色发展观念淡薄、绿色生产方式和技术缺乏、农村生活污染加剧、生态系统失衡、绿色发展法制不健全;其主要对策:科学合理规划绿色型社区,提升社区生态质量,发展绿色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强化绿色发展政绩观念,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内在统一,加强绿色文化建设、提升绿色文明意识,建设生态型组织、发挥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4.
徐海东将军的赫赫战功和英雄事迹,很多年前我就十分崇敬,如今作为一名年轻记者.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所见所闻,令我十分激动和振奋,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近年来我省新农村建设取得的瞩目成就。徐海东大将的故里,这个昔日的穷山村。如今已经变成了美丽富裕的新农村。呈现着勃勃生机,孕育着无限希望。将军泉下有知,一定也会十分欣慰。  相似文献   
115.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表现在农民群体教育水平、科技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素质与精神面貌的改善与提高,以及日常文化生活的多样性等方面,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文建工作资金不足、人才相对匮乏、农民群体自身参与程度不够,以及现有体制机制依然不够健全等较突出的问题。分析并正确看待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突破新农村文建工作现实困境的关键与可欲的理智选择,这需要设计、主导及参与新农村文建工作的各相关主体正确对待和努力化解产生该类问题的传统与现实、深层与表层的诸多原因。  相似文献   
116.
他曾经是一名大学教师。为了理想。他毅然放弃大学教师的安逸生活,全身心投入于乡村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他还把名字改成“老石”,寓意从事新农村建设之意像石头般坚定。十年来,他奔忙于各种支农项目的调研、宣讲和指导,乐此不疲。他走了,他的理想并耒倒下。一向低调沉稳、笑呵网忙碌着的他,默默地感召着越来越多的人。  相似文献   
117.
农村成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构建国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农村成人思想政治、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8.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民。较强的政策敏感性,是新农民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敏感性训练,造就一批具有较强政策敏感性的新农民,是三农政策在农村顺利推行,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义,认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这五个方面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客观路径在于国家财政支持,村级经济、农村人口的新兴就业和农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使命,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尤其任重而道远。地方高校为西部新农村服务,既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探求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是建设西部新农村的必要途径。绵阳师范学院"全国千县工程信息员培训基地"的成立是我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为新农村建设培训优秀信息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