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942篇
科学研究   934篇
体育   93篇
综合类   39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7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正>2007年5月28日,在充满了现代气息的繁华之都日本东京,来自世界各地的50多家IPTC代表在此参加IPTC2007年春季年会,会上除了重点总结了IPTC各个工作组目前的工作进展情况之外,还介绍了几个基于国际新闻标准的新技术应用。新华社作为IPTC华语地区唯一的正式投票权单位会员,参加了这次  相似文献   
92.
图书馆与知识经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文论述了由现代科技发展而兴起知识经济及其与图书馆的关系,着重研究图书馆作为知识经济的中介机构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图书馆应创造条件为实现我国向知识经济过渡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3.
媒介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技术与制度创新的驱动。就技术而言,新技术催生了新的媒介形态,并不意味着既有媒介的颓废与消亡。这正如水流一样,后发的潮头总会与前潮融汇一体,裹挟而进。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广播,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下正走向新的转型与发展之路。中国如此,世界各国莫不如此。媒介消费者对新媒介的出现,无不欢呼雀跃,而传媒从业者,面对汹涌而来的新媒体和新技术,在短暂的左支右绌后,必然会冷静思考,澡划应对,拓出新路。创新总是在学习与借鉴积累下足够量变的基础上产生。将这一辩证法应用于传媒实践,便有了解外域同行及同业的冲动。  相似文献   
94.
2010年是一个既往开来年,"十一五"收官,"十二五"开篇;201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上海世博会举办,"对人的关怀"、"推崇可持续发展",在各行各业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95.
在新媒体繁盛的融合时代,除了在观念形态、知识结构、综合能力及心理、品格方面跟上时代步伐外,在技术层面上也应注重对新媒体的了解和新技术工具的使用。随着"主持人中心制"的逐步推行,  相似文献   
96.
作为一位在媒体技术战线工作了10余年的工作者.张巍就如自己所讲,“每天都在一些普通而又琐碎的事情中挣扎。”然而他却不安于现状.积极面对工作,主动发现问题,并在探索新技术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收获,不但优秀的覆行着职责,并用业余时间完成了两本技术著作。本刊记者特采访了张巍先生,请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同时,本刊也欢迎广大的新闻科技工作者们积极来稿,和大家分享你的故事。  相似文献   
97.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新的传播技术逐步被引入中小学和高等教育课堂内。本文认为,与传播新技术相关的认识论轻逻辑、理性和分析性思维,传播新技术会带来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引发课堂里的图文战争,同时也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困境。  相似文献   
98.
借奥运东风,我国陆续建设了一批高水平体育科研基地,通过硬件投资、队伍建设、新技术引进、科学管理等,逐步构建起满足教练员需求的体育科技服务保障体系。其中,由国家体育总局重点扶持的重点实验室,发挥举国体制优势,调动各方体育科技力量,加强科技建设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99.
新形势下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形势下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通过面向不同学生的因材施教、面向专业应用的分类教学、面向新技术的适应性教学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使学生学会有效、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力,能够合理地对信息组织、加工,树立关于信息的法律、伦理文化的正确理念,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