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0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伊尔·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荣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他勇敢、勤奋、功绩卓越,创造了美国新闻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在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时说:“小时候,我们家很穷,父母都是靠出卖苦力为生。父亲是一名水手,每年都要往返于大西洋的各个港口之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  相似文献   
102.
伊尔·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荣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他勇敢、勤奋、功绩卓越,创造了美国新闻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在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时说:小时  相似文献   
103.
“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起始于北宋末年,流行于南宋,是民间私自抄发的新闻传播形式,曾被当时的读者隐称为“新闻”。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  相似文献   
104.
民国初年,国人的第二次"办报高潮"与中国传统士子的转型有着深层次的联系。在失去了科举上升之路之后,中国传统士子转化为近现代的知识分子,面临着救亡图存和社会启蒙的双重历史任务。为实现内心深处"治国平天下"的士人情结,转型中的士子成为民初报刊活动的主力军,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特殊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5.
《青年记者》2012,(19):59
6月17日,庆祝《大公报》创刊11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在座谈会上,中央新闻媒体的领导、新闻史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互联网行业领袖及大公报老报人代表,围绕《大公报》创刊110周年及报网互动发  相似文献   
106.
黄大赛 《青年记者》2012,(24):87-88
《述报》是中国人自己创办最早的中文日报之一,其在新闻业务上的诸多创新和政治上的爱国追求,确立了其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先锋和进步地位。但作为报纸的重要元素——"《述报》馆主人"是谁,一直是个谜。笔者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和推断,初步确认近代著名洋务人士邝其照为《述报》创办人。  相似文献   
107.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后,红军创办了诸多报纸。这些报纸在宣传党的政策、建设人民军队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也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现将红军创办的部分著名的报纸汇总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吴风 《新闻战线》2012,(1):48-49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彬教授的《中国新闻社会史》第一版2007年问世,在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别开生面。经过调整、增删和修订,第二版"插图本"在结构的设计安排、史料的爬剔梳理、思想的推陈出新上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09.
荣翌 《新闻世界》2012,(11):146-147
新闻史的研究范式对于新闻史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起着重要影响,它的核心问题是怎样研究新闻史,即新闻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研究方法决定研究成果,在目前新闻史研究范式僵化过时,研究成果单一重复的情况下,探索和创新新闻史研究范式至关重要。本文在总结以往新闻史研究的传统范式基础上,探讨了新闻史研究的新范式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借鉴思想史研究的"去熟悉化"一概念,指出新闻史研究中至少有以下几种相互联系的"熟悉化"策略,一为后见之明,以历史的结果来倒推历史的原因。二是系统化和逻辑化。三是以"选集"代替"全集",这些策略的结果导致新闻史研究的单一重复。因此需要对新闻史"去熟悉化",本文相应提出去熟悉化的策略,一是无知之幕。二是情境意识。三是重视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